妙笔文学网 - 历史军事 - 被雷劈回小时候 - 第200章 连连挣钱

第200章 连连挣钱[第1页/共2页]

说完了占地的环境外,还得说说山上三种松子的收成,为余明月带来的利润。

并且眼看进有冬月,如何让客岁为她们挣到了很多钱的橄榄果,再在本年创下更高的支出,就进入了以余明月为首的三个孩子的打算当中。

到时候,架上滴灌喷灌的,只要舍得投钱把果园的相干设施都完美了,一山的果树哪会有长得不好的呢,一个七八十亩的果园子,种类栽对了,办理得好了,一年下来也是一两百万的纯利润啊。

余明月礼拜六倒是没跟着孩子们上山,余明艳倒是跟着放羊的孔兴刚一起去了,而余明月则是一早和余志清进郊区卖了菜后,回到仁义区就按打算,让余志清拉着她到区城边一个专制作坛坛罐罐、花盆花坛的坛罐厂,买回了50个腌渍橄榄要用的大坛子。

加着余明月这三家现在每天都要从村里,以比菜站高上一两分三四分的代价收两三千斤本村的蔬菜不说,山上的菌子出来后还收菌子呢,可想而知,彩云村的大多数村民,因为余明月这三家的干系,但是比往年多挣上了很多钱的。

公然,如余明月料想的普通,到了礼拜一下午,她回家帮着收货时,发明收到的橄榄比礼拜天都又少了很多,到了早晨的时候,礼拜一这天,一共也才收到了不敷1000斤橄榄。

周六的下午,余明月收橄榄时都有些傻眼了,为嘛呢,还不就是因为那量多得吓到她的嘛,她万没想到,这些村民干劲竟然大到那般地步,收到入夜她就收到了三千多斤的橄榄,并且天都黑了,还连续有村民背着橄榄返来,跑到她家大门外叫门,让收货。

余明月固然馋地馋得很,可她也没晕了头,后山那小山坡止方余下的10几20亩地,余明月临时也没筹算去占。

余明月睡着这小厢里,作者君都能嗅着,仿佛模糊有股子铜臭味啊。

自收橄榄起,固然后边的橄榄收到的真是一天比一天少,普通也就三四百斤,但余明月家也比以往忙活了很多,余明月本身也比以往忙了。

剩下这两种1000多棵的树苗,全种到荒地上的话,又能占下近10亩摆布荒地,这么一算,她家屋子摆布和齐火线小荒坡半坡靠着她家这面修那水池子以下的荒地也被占得差未几了,而水池以上上半部分的荒地,则另有十几二十亩大小的模样。

为嘛呢?想嘛,头天收到近4000斤橄榄,而这第二天却只收到橄榄2000多斤,很较着,四周山上的橄榄一天比一天少很多了,说不得再没两天,村民们就摘不到橄榄来卖了嘛。

不但是孔小兰给帮了大忙,就是孔小玉也是跟着余明月一起忙得不成开交,差点两个孩子的奶都没时候喂了。

可这快两个月的时候一过,那一大师子民气里就各有设法了,你就算交了200块钱来享清福,也好吃好喝的供着你,现在两个月都畴昔了,那200块钱也应当算充抵完糊口费了吧?

对于空间在手能够作弊的余明月来讲,这个春季的支出当然不止这些,暗里里,余明月本身已经靠着空间的采摘,前后两次找了借口进城卖货,挣到了2100多块钱,并且空间里,还存着满满一空间的新奇松子、野菜、野菌,筹办找到机会,再好好的多挣上一笔。

院里育在苗地里的,现在就只剩下了1000多棵的野柿子苗,筹办在腊月地开春树苗抽芽前再种了,另有120多棵育活的石榴苗,也只能在腊月开春前才合适种。

看着一堆花了近500块钱收到的橄榄,忙了一天筋疲力尽的余明月,那叫一个鸭梨山大,但转眼一想,也就没甚么压力了,反而另有些遗憾。

总的提及来,余明月本年的支出,比去客岁是多了很多的,也倒也让本来为本身摘果子不便利,而生出了一些遗憾表情,在想到光是收买倒卖果子就挣得的4600多块钱时,刹时消逝了不说,内心更是美滋滋的,筹办来岁春季,再接再厉。

而礼拜天下午连续收到的2000多斤橄榄,却又堆在了院子里,半点没动。

冬月初二,也就是礼拜六一早,不但是几十个孩子背着小背篓上了山,就连村里的大人,也是背着篮子成群结队的往山上去了,这此中有些村民,就连地步里另有事的也很多。

只不过,这松子还好说,下次找机遇呆在区城一天,能够请了三轮车,给拉到收买站卖了就是,固然每次伶仃去卖货,收买站的人都要探听一番,余明月还是找各种借口也有些风险,可这都能措置得了。

幸亏周六的时候,余明月在城里就让余志清顺道在郊区里以批发价买返来了整200斤的白沙糖,又买了整200斤的盐返来,现在要腌渍橄榄,也倒不会慌了手脚缺东缺西的。

礼拜天忙活了一整天,盐糖只用了小半天就用完了,孔小玉还去供销社里把供销社里的300多斤盐,和200多斤白沙糖都给买光了,下午的时候余志清返来,还又到乡上的供销社,给拉回了300斤盐,300斤白沙糖。

独一让余明月头疼的,就是空间里那些一向占着处所的野菜和野菌子,这过了时节的东西,山上明显是没有了,不敢明目张胆的拿给大人在城里卖不说,她本身也是不敢随便的拿出去摆了摊卖的。

周末的时候,除了全天侯在家腌渍橄榄外,还上上山,和孔兴刚余明艳一起,避着人采些红浆草返来腌橄榄用,周一到周五,每天一放学,也是急火火的一回家就侍弄这些花了大本钱腌下的橄榄。

直到吃完晚餐,一家人又忙了一阵,这才是把头天收到的近4000斤橄榄,全给腌完了,盐渍糖渍的各19坛,一共腌了整整38坛子,盐用掉了近400斤,糖也用掉了近400斤。

一把余志清一行送走,孔明富看着余明月这三个孩子收回堆了一院子的橄榄,就把孔小兰都留在了余明月家,让孔小兰帮着早些把橄榄腌上,免得放久了生出甚么不成估计的题目来,比如如果下上场冬雨,这些花了六七百块钱收回来的东西,不就得打水漂了嘛。

同天下午的时候,和余志清在大门前收货时,又把这事告诉了来卖山货的一众村民。

为嘛呢?你想嘛,一个成年人,一天不说多,就摘上100斤橄榄,那也是能卖20块钱的,现钱不说,比起在田里干一天的活,挣得可多很多了。至于田里的活计,担搁两天就担搁了,归正跑不了,但山上的橄榄但是被人说摘没就搞没了的,哪能比旁人慢。

想到春季卖完生果数钱数到手软的情行,余明月忍不住的本身一人躺在床上,咯咯咯的就自个笑了起来,笑得叫一个见牙不见眼,那笑声,如果被人听着,就像刚生垮台在报喜的小母鸡的叫声一样。

一大师子民气里有了这设法,再加着也不见孔明富这头再给交甚么糊口费,还提都没人提过,世人问了孔小晾,也不见孔小晾给个甚么说法,也没见孔小晾问她娘家来看望的兄弟,以是一个个渐渐的就变了嘴脸,对待罗正芬时,除了脸上没了笑,那一大师子里的几个本就刻薄的媳妇儿,还经常说些刻薄的话给罗正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