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军议[第2页/共2页]
陈真拱了拱手,道:“据真所知,下密、平寿、都昌三县县令均是陆大……陆旭之亲信,但三县其下之人并非全数心甘甘心跟着逆贼反叛,若能使一能言善辩之士前去游说,或能使其背叛归正,如此三县可不战而下。固然此事胜利概率不大,但总要试上一试才是,总好过将士枉死,靡花赋税的好。”
赵旻大喜,喜的不是陈真的战略,而是陈真至心为本身着想的态度,当即对陈真一揖,“贵之心胸百姓,顾恤将士,旻敬佩不已。一事不烦二主,既如此就有劳贵之往三县走上一趟,胜利与否倒在其次,最要紧是重视本身安然!”
赵旻从速上前将陈真搀扶起来道;:“诸公皆国度栋梁,旻之肱股。本日借此机遇,旻便干脆与诸公明言,不管身处何境,但愿诸公珍惜本身,保全有效之躯,哪怕委身投敌也无妨,切不成轻言殒身。牢记!牢记!”
孟侯本是老神在在的一言不发,见了赵旻乞助的眼神,只好无法的起家道:“侯与子龙将军倒有些分歧定见。现在的军队构成大师也清楚,不过是正规军加山贼降卒加流民的连络,此中正规军便如子龙将军所言能够出征,但山贼降卒与招募的流民却该当有所辨别;山贼降卒是因为不分号令导致战力不敷,侯也同意让他们留守加强练习;但新征召的士卒如果不带他们上疆场,没有见过血的兵士永久不成能成为铁血之师。此番出征我军的任务只是对于三个县城,敌方的战役力也与我方不过伯仲之间,而敌方主力自有州府军对付,是以侯觉得此行恰是熬炼步队的大好机遇,一旦错过将大大延缓新兵战力的成型时候,还请子龙将军明鉴。”
赵旻扫视一眼,堂下遵循文武分坐两侧。右边所坐的是武将,以赵云为首,其下顺次是眭英、许明、蒋钦、章韩;左边则是文臣的坐位,孟侯坐在上首位置,接下来顺次是胡珍、邵琦,夏侯英、夏侯杰兄弟,以及坐在最上面陈真。没错,就是俘虏多日一向没有投降的前北海郡守府的前任长史——陈真;昨夜赵旻将陆旭背叛的动静奉告陈真,并与之促膝长谈,终究陈真长叹一声,表示情愿拨乱归正,归为赵旻麾下。赵旻心下实在也唏嘘不已,这陈真对陆旭也算得仁至义尽,只不过现在背叛朝廷,为天下仁人志士所不容,此时归顺赵旻也算是独一的前程了。赵旻将他安排给孟侯的政务中间当助手,孟侯那边因为屯田和工坊的事情忙得不成开交,陈真本来既然是郡守府长史,这些政务的事情天然是熟谙非常,畴昔恰好能够给孟侯分担一部分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