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建安三年[第1页/共3页]
一场细雨,迎来建安三年。伴跟着新的一年到来,各路诸侯再次蠢蠢欲动。正月,袁术私授印绶于丹阳宗帅祖郎等人,结合山越,偷袭孙策。同月,祢衡在江夏被江夏太守黄祖所杀,引得天下人震惊。祢衡,年二十六岁,表字正平,平原郡人。其人少有才辩,但恃才傲物,脾气刚烈。建安元年时,他游历许都。时曹操迁都于许县,许都新建,士大夫云集。祢衡以采气著称于世,甚得孔融推许,频频向曹操保举。曹操本人,对祢衡也非常看重,几次想要召见祢衡。可祢衡却因为讨厌曹操,因而称病不见,并在暗里里对曹操屡有微词,让曹操对他从最后的看重,逐步贬为痛恨。不过,后代人耳熟能详的‘裸衣伐鼓骂曹’典故,并没有呈现。那只是罗贯中罗老夫子诬捏出来的故事。祢衡固然倨傲,乃至是讨厌曹操,但也不至于傻到当中唾骂曹操。而曹操呢,对祢衡也确切讨厌。可祢衡才名于世,曹操也不敢轻言杀之。因而,他把祢衡保举给了刘表。刘表以敬贤礼士著称,故而对祢衡,也是极其宠遇……只可惜,祢衡那古怪的弊端,让人没法接管。其人骄易,获咎了刘表。而刘表也很清楚,杀死祢衡,必定会影响到他的声望,因而把祢衡送去江夏。很多人说,曹操是借刀杀人,借刘表之手杀死祢衡。可实际上。真正借刀杀人者。乃刘表。江夏太守黄祖其人。脾气暴躁。不过,他毕竟也是士大夫家属出身,以是祢衡刚到江夏的时候,黄祖也是以礼相待。但这祢衡却恃宠而骄,多次当众热诚黄祖。黄祖终究因不堪被祢衡热诚,一怒之下将其杀之。而这一杀,却恰好遂了刘表情意。时荆州五大师休戚相连,盘根错节。即便刘表掌控了荆州。却一样被五大师族管束,难以做到真正的掌控。五大师中,真正归附刘表的,只要蔡氏一支。似其他四家,虽臣服于刘表,但却并未真正归附。而这此中,黄祖掌控江夏,手握兵马,很有超然之势,让刘表格外头疼。祢衡一死。荆州士林震惊,对黄祖多有指责。即便是黄祖的亲哥哥黄彣黄承彦。对他也非常不满,一怒之下带着家小分开江夏,隐居卧龙岗。而其他几大师族,也对黄祖的行动表示气愤。黄祖当时就有些懵了,面对这类众叛亲离的局面,他只好向刘表乞助。刘表呢?则顺势采取了黄祖的投效,招来其他家属的成员,为黄祖说和解释,总算是让黄祖免除了费事。可如此一来,黄祖的威势也随之暴跌。总之,祢衡之死,刘表获益最大。收伏黄祖以后,也代表着刘表对荆州的掌控,进一步获得加强。只是,接下来的事情,却让刘表深感头疼。“子柔,元吉此事,做的实在是有些过了。”坐在州府中堂里,刘表看着堂下的蒯良,一脸苦笑:“我让他去拜见刘闯,是但愿他能够借连襟的干系,与刘闯交好。曹操对南阳虎视眈眈,迟早还会出兵挞伐。到时候若刘闯能够在北海起兵,起码能够对曹操构成管束,令他不敢尽力进犯。可元吉,怎能跑去高密肇事?”刘表,年五十五岁,姿容温伟,仪表不俗。暮年间,他与田林、张隐、薛郁、王访、刘祗、宣靖和公绪恭并称八顾,在士林中很驰名誉。‘顾’,能够以德行指导别人。所谓八顾,是东汉士大夫相互标榜的一种称呼,代表驰名声和职位。刘表若无八顾之名,当初匹马入荆州,想要安定荆州也绝非一桩轻易的事情。蒯良也是一脸苦笑,“主公,此次元吉实被别人算计,乃至于才产生如许的事情。我本意与主公一样,也是但愿他借连襟之名,与刘皇叔交好,可觉得主公招拢一盟友互助……不过,元吉这么做,也并非歹意。荆州和江东孙氏素有恩仇,他也是想为主公分忧啊。”分忧?只怕是给我添费事吧!刘表嗤之以鼻,不过脸上却暴露深觉得然之色。孙策横行江东,权势更加刁悍。但是在刘表看来,那毕竟是一个小子,底子不会有甚么威胁。当年他敢杀孙坚,又岂会在乎孙策?论才调,那孙策莫非能强过孙坚不成?刘表摆手道:“子柔不必担忧,刘北海现在只是把元吉扣下,却并没有难堪于他。若孟彦真欲对元吉下毒手,就不会派人前来奉告……想当初,我与中陵侯也很有友情。想必他也不会不与我这面子。只是元吉此次做的过分,孟彦大婚,他却在高密肇事,换做我,恐怕也会活力。不过,既然孟彦派人过来,元吉就不会有性命之忧……对了,你可知甘宁其人?”“甘宁?”蒯良暴露惊诧之色,半晌后苦笑着点头道:“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帮我探听一下此人。”“哦?”“刘北海找我讨要两人,此中一人我倒是晓得,可甘宁其人,却不知来路。”“却不知,是那两人?”刘表微微一笑,“一个是攸县黄忠黄汉升,此人乃巨石帐下中郎将,一老卒耳;另一个便是甘宁,传闻孟彦暮年间曾受过他的恩德,以是想要找到此人,酬谢恩典。只是,我从未听过。”“甘宁?”一向坐在中堂上,沉默寡言的蒯越。俄然道:“但是表字兴霸?”“恰是。”刘表和蒯良闻听。不由惊奇向蒯越看去:“异度。竟知此人?”蒯越和蒯良是兄弟,不过若论经历,蒯越却强过蒯良。其人慎重足智,魁杰而有英姿。当初大将军何进传闻蒯越之名,征辟他为大将军府东曹掾。蒯越更劝何进诛杀十常侍,但是何进却踌躇不决。也恰是因为这件事,蒯越便晓得何进不能成事,迟早被害。因而分开洛阳。刘表当初进入荆州,得蒯氏兄弟之助实多。他曾赞蒯良有雍季之论,也曾称蒯越有臼犯之谋,可谓刘表左膀右臂。蒯越道:“如果这甘宁表字兴霸,我倒是晓得此人。“哦?”“景升可还记得,兴平元年时,巴郡五大姓背叛刘璋之事?”蒯越曾经做过大将军府的东曹掾,而刘表也做过大将军掾,以是两人之间的干系,远比其别人密切。刘表一怔。道:“异度说的但是扈瑁之乱?”“恰是。”刘表所说的扈瑁之乱,实在就是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刘焉身后刘璋代为益州刺史。当时,长安派颍川人扈瑁接任益州刺史,荆州别驾刘阖、刘璋部将沈弥等人联手背叛,成果被刘璋击败的事情。蒯越道:“那甘宁就是巴郡五大姓之一,甘氏后辈。扈瑁之乱后,甘宁率僮客八百人前来荆州,留驻于南阳……呵呵,若景升还是想不起来的话,可知那巴郡锦帆贼?”“巴郡锦帆贼?”刘表闻听,恍然大悟,旋即暴露不屑之色。他当然晓得这锦帆贼之名,同时也想起来,那甘宁是甚么人物。甘宁,本籍荆州南阳,先祖客居巴郡临江县,与严、文、杨、杜四姓合称巴郡五大姓。这甘宁少有力量,是个游侠儿,曾做过计掾,补蜀郡丞之职。只是这甘宁不好束缚,弃官归家后,聚合一众少年,四周浪荡。因其出入步行则摆设车骑,水行保持轻舟,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