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文学网 - 游戏竞技 - 草清 - 第二十三章 北风将起

第二十三章 北风将起[第2页/共2页]

李光地看了一圈,点中一个年纪比他小不了多少的翰林。此人不但文才出众,和一样,也曾有过大起落,为此还改名发愤,此事托付给他应当靠谱。

康熙摆驾分开,李光地来到大殿另一侧的竹帘后,几个值南书房的翰林立在内里。他们固然是内廷之人,在这朝会上却不能发言,只能和记注官一样,躲在一边聆听和记录。

康熙点头,再瞄了一眼大殿一侧的竹帘,那前面侍立着写起居注的记注官,模糊看到一个身影正在奋笔疾书,该是张廷玉。对这个以谨慎沉稳闻名的年青臣子,他很放心,张廷玉应当会这四个字记。

这番话让大臣们突然恍悟,真是个老狐狸!塞给了皇上一顶千秋未曾有过的高帽子,接着再将实务压到直隶一地,李光地入阁前就是直隶巡抚,天然能让这事漂标致亮,而来岁……来岁恰好是皇上的六十寿典,如许一件寿礼,历代君王何曾有过?

“彻查清楚?清楚到多么境地啊?”

积年来朝廷都在清查亏空,而这亏空本源盘结,实难理清。既有官员贪腐,又有处所财力不济,历次军事的诸多尾帐也没摒挡洁净,乃至这位皇上数次南巡还留下了一堆烂帐,这状况皇上都心知肚明,还想着减赋?

李光地对萨尔泰确切还另有期许,自顾自地坐了下来,一展袍摆,就拉开了话匣子。

“都说我毒蛇,我看这李光地才是真正的毒蛇。永为定额,既是不减也是不加,可李光地嘴巴一张,只提永不加赋,这就成了‘三千年未有之仁政’!朝廷丁银每年不过三百来万两,向来都征收不齐,还常常压得处所出事。诸多处所本就按着定额在征,广东府县案,不就是因为这丁银上的肮脏才闹出来的?想加都加不了。皇上的心机被李光地这么一打磨,听起来动静挺大的,实在并不影响赋税底子。这李光地的道学心肠,的确到了七巧小巧之境……”

一想到本章上面那些琐事,两江总督噶礼和巡抚张伯行的互讦,另有戴名世《南山集》一案也搅在内里,就让贰心中模糊烦躁。接着又想到皇上明里暗里又在动手二废太子,看起来,皇上这终考命可真是悬了。

思路翩跹之间,李光地进了配房,一干中书们打千拱手,李光地微微点头,见到了吏部侍郎萨尔泰,随口问了一句“杨津叩阍一案的题本,可都参透了?”。

【1:康麻子在六十大寿搞“滋长人丁,永不加赋”,李光地的感化应当不小。这老头入阁以后,康熙每有大事,都要召他相商。《清圣祖实录》载,五十一年仲春,康熙发上谕说“滋长人丁,永为定额”,要求在直隶先实施,是“永不加赋”这一“仁政”的开端。】

??为定额说的还是不增不减,而这永不加赋,听起来仿佛还把“不减”给抛弃了。朝廷现在每年账面上有三千万两银子的支出,可不管是国库,还是处所,亏空已经是一锅焦糊,谁也不敢随便乱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