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要做更要说[第2页/共2页]
叮嘱伴计送李方膺去静房歇息后,巴旭起邀雷襄入桌,这雷襄就是之前的新会知县,在新会县城被砍了一刀,由军医临时救治后,又送到英慈院保养,由此也跟李方膺了解。
“就我们不可,得让天下都不但是我精华治下一地,就连满清之地,也最好能大家皆知,好好臊一把那康熙老儿”
“不管天王是不是忘了,诸位都是新朝砥柱,也该失职陈述才对嘛。”
程桂珏对这类墨客可没好感,开口就刺到那李方膺的心骨里。
巴旭起向同僚先容着此人,一听不但是巴旭起旧识,还是个翰林,程桂珏等人就不再计算那耍酒疯的李方膺。
雷襄正色肃言,如之前还在翰林院那般,品头论足起来。
“此乃三千年未有之变政我等还需细思,方能明白此策根底,知其善处。那些县乡旧吏,乡绅大族,如果想得歪了,一力抗阻,即便新朝势威,也要大耗口舌,更不知还会引发多少事情。变政需先立言观风,现在连广州都没风声,各县更不知内里,诸位径直就这么回到县里,就为讲解这一套善政,就不知要花多少力量。”
雷襄跟李方膺有些同病相怜,但历过新会之事,还挨了一刀,有一种再世为人之感,现在娇妻就陪在身边,功业之心也淡了,就想着过一段欢愉日子,后事再不去想。
“雷襄雷万重,康熙五十二年恩科进士,翰林文魁”
程桂珏从速号召,再觉悟这是在广州,而不是在电白,身边可没亲兵。
程桂珏哼哼笑着,世人也都笑了,他们能参与到这一策里,都觉非常光鲜,事情能成,他们这一帮县官绝对都是青史留名之人。
“官府下乡?官吏一体?民设公局,课征入商?”
“方才鄙人听闻,新朝也要行永不加赋之策?”
雷襄很难堪,以他的体味,程桂珏偶然之语,倒是多少点中了李方膺的苦衷。李方膺之父李玉鋐失土未殉节,官名已接受污。今后回到清廷治下,不但父亲再没官做,也要受连累,宦途已然有望。但要效力新朝,李方膺又非常不甘,他不过是个秀才,现在这精华一国,秀才已经不是珍稀植物,去投效也不过当个词讼小吏。失了前路,天然只好借酒浇愁。
“我看他是矫情,如果天王府径直找他去当官,他多数就没愁怨了。”
“百年……但愿这精华新国,真能有百年……”
巴旭起看住雷襄,心道不管这小子是不是想借他们为梯子上墙,但起码这个提示很有代价,他也就顺手推舟,送这雷万重一程。
雷襄偶然投效李肆,很委宛地推委着,可巴旭起不由他分辩,吃完酒菜,就拖着他朝天王府行去,眼下天王府还不是皇宫,巴旭起要见李肆还是很轻易的。
另一个年青人奔了出去,扶住这李方膺,一个劲地朝世人赔罪,他倒是一身儒衫方巾,就是行动还不聪明,仿佛有伤在身。
接着这个年青人和巴旭起都认出了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