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真的打赢了?[第2页/共2页]
是 由】.
这道题是段宏时出的,真正用心是抹开读书民气中的明时理学老酱,营建言论,给新朝推行全新治政理念空出充足宽广的空间。如果有标准答案的话,那该是“然,由此我精华新朝当立新的道统,重继中原。”
李肆耸肩,朝中的读书人好对付,头疼的是郑之本背后那帮士子。
瞧驰名单,再看看一头急汗的尚书厅礼科官员,李肆心说,这半年里,倒还真担搁了太多事,比如说天王府的机构调剂,本来要在官府下乡和民宪商宪事搞定后就动手,却又转头埋进了战事里。
名为劝进,实则逼宫,这是李肆对劝进表一事的“定性”,封孔是第一步,接着他们就会步步进逼,将李肆这工商匠师和官兵们抛头颅洒热血立起的新国摘了桃子。便宜叔叔李朱绶没冬烘情结,此事他也该是被那些读书人勾引的。
可想到李肆身边不过三个,不,四个,也不对,该是五个,并且还没正妻,跟身份实在不配,以后也该还会添纳新人,李朱绶很不甘心。暗道女儿还小,还是今后尽量制造点机遇,让李肆能看中女儿最好。
士子们考科举,天然是要取媚新朝,谋得繁华,可在这类指向本心的题目上,他们都鄙人认识地保护的底线。所谓道统么,就是他们读书人,读四书五经之人的事理,读书人在,道统就在,话语权是在他们手里,工农兵商,没资格掺杂。
听得贩子如此奋进,李肆抽了口长气,这可使不得
“可要拒了的话,他们还要再上,一而再再而三,阵容越来越大啊。”
教宗特使多罗,这家伙竟然还没病死?耶稣会代表郎世宁,等等,这家伙不是画师么?另有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的特别代表波普尔,嗯?传闻这家伙之前还跟萧胜贾昊有段不得不说的密切打仗史。至于澳门总督代表欧礼旺,你这名字就是讨打么……
不管是朝中士子,还是乡试举子,毕竟是掌中蝼蚁,力量太小,李肆能够安闲布局,劝进表和郑之本的事也没太放在心上,乃至摆出雍容漂亮的姿势,将郑之本也点为举人,这表里两拨读书人,李肆决定渐渐调度。
金钗韶华是说十二岁,李肆微微怔仲,光阴如梭啊,李朱绶的女儿,在他影象中,还是个胖乎乎的小丫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