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现实是残酷的[第2页/共2页]
小小票据盖了两个大印,一个是满汉双文知县大印的一半,一个是“粮讫”,另有两个经手人落款:书办杨夏、里排赖一品。
“英德县正堂李为征赋税事今据黄寨都八图李追完纳康熙五十年赋税”
“还不算给里排、柜头、书办们的贡献,那些但是没便条的。”
算起来是三成火耗,这县官还不算太贪哈。
“全部韶州府常常闹贼,棚民和矿徒也多,县里也设了团练【3】。”
关凤生咬着牙,李肆也在低低念着。
李肆皱眉,接过了这张手掌长三指宽的票据,昂首四字顿时让他汗了一下,“纳户执照”【2】!这个执照,跟三百年后的字义差得未免也太远了。
“四哥儿,为啥要帮着你?不止是念着你父亲,就算你家败光了,我们也得分摊你家的皇粮。”
“均平银,四两二钱。”
【4:县官老爷催科,普通不会去找草民,都是压着乡绅。县官和乡绅既合作,又对峙,所谓的官绅勾搭,也不是那么纯真。】
“串票发下去了?没人闹腾吧?无小说网很多字”
李肆真想破口痛骂,一点也没重视他是用后代征税人的思惟在看这事。
青砖白墙,绿瓦红柱,一片落有致的宅院里,某其中年瘦子抖着肥肉打了个喷嚏。
李肆顾恤地说着,小女人紧紧抱着李肆的胳膊,把小脑袋埋在他的腰间,不敢开口,恐怕张嘴就哭了出来。
不对劲……统统的杂派,都建立在正税的根本上。而李肆一人一年要承担靠近五两多的正税。康熙年间的“丁口”统计是两千多万,这“丁口”是征税单位,不是真正的人丁,可李肆眼下却真是一人对一丁口。以他的承担为标准计算,这会的大清朝,正税一年就得收一亿五千万两银子!
“四哥儿,县里你家还是上户……”
瘦子唔了一声,也像是放了些心,一边回身走着,一边嘴里还在交代。
关凤生解释着,语气尽是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