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文学网 - 历史军事 - 桃李满园春 - 第9章 变革之始

第9章 变革之始[第2页/共2页]

但在宁博容面前,他只是一个宠嬖幼女的父亲罢了。

宁盛点点头,“不错,国子监是不收贫寒后辈的,余者麓山亦是难入,天下四大书院当中,唯有我们万里书院破钞最低,经常有贫寒学子为了节流,千里迢迢来我万里书院读书。”

对于这个女儿,宁盛当然宠嬖,且她读书又通透,脾气早慧慎重,是以,这时有此惊人之语,他倒也没有太引觉得异。

总感觉,阿容和宁博闻阿谁不孝子,有那么点儿类似的处所,皆是能出惊人之言的。

“不若如许吧阿爹,云州城中另有很多读不起我们书院的贫寒学子,听闻卢夫子讲学时,他们愿在院门外只为听一刻——阿爹,阿娘一向想做些善事,我们书院不是另有几间屋子空着?不若放出动静去,只说万里书院可免费供他们读书,只是为预备科,同合法学子不尽不异,虽也有夫子讲课,却要遵守书院的端方,帮书院做些琐事……”

但是吧,就宁博容体味,这测验内容和教员人数完整不成比例啊!这又不是明朝时候测验只考八股文!

但宁盛还是遵守的旧例,只偶尔吃次夜宵还是无妨的。

“但是常日阿爹给我讲学,最多不过三刻,我便听不出来啦!”

宁盛这才顿住。

并且,哪怕万里书院是最便宜的,以宁博容看,实在也不便宜……

这年初读不起书的贫家子实在还挺多的,有一些本身资质不赖,就是万里书院也常有那些凌晨要去采药种田餬口计,稍有闲时跑来围墙内里听课的学子,宁博容曾见过一个少年一旁放着挑好的羊草,一边聚精会神地侧耳仔谛听墙内所讲,用劣笔糙纸记下,手指都皴裂了结也顾不得。

他原就不是思惟拘泥之人,宁博容这么一说,倒还真是……其他不管是国子监还是麓山书院,乃至是他们这并称的四大书院,在体例上,并没有甚么分歧。

“嗯,待科发难后吧。”

进士科在唐时首要测验诗赋和政论,只是以诗取士比较为人诟病,大梁已是弱化了诗赋这项,大多是考政论。这个比明经更难,是以唐时有句话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就是说三十岁考上明经科,那都已经算老了,五十岁考长进士,却仍然能够说年青。

这年初的读书人,还没像后代那样狷介,很多出身贫寒人家的学子边读书边“打工”是常有的事,以是这个建议宁盛并没有一口回绝。

“阿爹!”

因而她一下子抱住宁盛,“阿爹真好!”

“阿爹,书院但是要招收新学子了?”

宁博容眨着眼睛,“是啊,有甚么不一样的吗?

她总要给他看——有些事,不是混闹,而是真正的窜改。

……不,才不会,阿容是他敬爱的小女儿,宁博闻那臭小子才比不上她的一根头发丝!

宁盛放下筷子,倒是如有所思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