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闹蝗(捉)[第2页/共2页]
兰溪三日桃花雨,
白大娘眼圈都红了,看她一小我上门就晓得家里且不知,摸了她的头:“桂花啊,晓得你孝敬,可这外头再不比村庄里,卖出去那很多,就返来一个刘家的,日子不好过。”
白大娘自家有儿有女,再多一个也看顾不过来,晓得伉俪两个实诚无能,这才把女娃儿交托了,桂花就姓了石,一养就是八年。
石桂咬了唇:“我免得。”再不好过也得过,面前这坎过不下去,秋娘也快支撑不住了,家一倒
这一年开首就不是一个好年景,春季蚕僵没能结茧,村里头倒还能撑得住,盼望着春季里有收成,大伙儿勒紧了裤带过年,哪晓得夏天起就少雨,到了春季一天比一天的旱。
白大娘看看石桂,她舔舔唇冲着白大娘跪下来,就像过年拜年似的,她年年过年都要来,石家伉俪没奉告她为甚,只说小时候白大娘救过她的命,叫她一年来磕一转头。
不独粮食,柳树桃树榆树,见着甚么就啃甚么,树皮都啃秃了,浅塘里本就没水,落得密密麻麻的一片,这些蝗虫有的会飞有的只会跳,村里人拿火烧过,一团团上来压着阿谁火球,背面的蝗虫就踩着前面的,水沟淹死了一层层,活的踩着死的,还是张着嘴甚么都啃。
她惯常走的就是这几个村,这天景除了卖儿卖女,另有甚么旁的活法,她的小车一停,就先去找了白婆子,说要买上几个小女人。
兰溪里的水早就干了,山上倒另有个出水泉,尽日汩汩流个不断,井掏干了就往山上担去,水从一股变成一线,又自一线变成寥落落的几滴,天还没亮,就有人家去山上接水,能接得一点,除了要喝,还要浇地。
这说的是本来的兰溪村,年景好的时候家家种稻户户织蚕,有柳树有桃花,河里鱼儿捕不尽,田间玄月稻花香,可那是蝗灾之前的事。
家里的破瓮儿见了底,请不起大夫就先买了膏药贴着,这个那里得用,伤了一个劳力,一个女人要如何支撑家里,秋娘愁的合不上眼,偏这当口上,喜子又病了。
地里留下这点粮食不轻易,哪晓得干旱还没过,蝗灾又来了,遮天蔽日的飞过来,见着东西就啃,地里的麦子已经结穗了,叫啃了个精光。
养了她三年多,秋娘就怀上了,都说是她们积了德,送子娘娘才开眼,果然生了个儿子下来,石桂打小就会看孩子会干活,自来不叫石头伉俪操心,倒是当真把她当女儿赡养的。
白大娘那儿有好些个拖着儿子带了女儿来的,她能骂的都骂了归去,凡是家里还能过的,她都不肯举荐。
满屋子人,本来托人讨情叫要带些东西,这会儿甚个东西都无,哭声一片,白婆子倒赔了很多水去,却充公下几个来,不是年纪大了,就是不肯卖断,白大娘好声劝出去,返来就感喟。
点不起蜡烛油灯,大人出去打蝗捉蝗了,家里就只要石桂带着喜子,喜子才四岁大,这两天嗓子也哭哑了,就挨在石桂身上,姐弟两个缩在墙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