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文学网 - 历史军事 - 月待圆时 - 第13章 识石

第13章 识石[第2页/共2页]

石桂闻言心头一动,她如果能写了信传归去,石头爹就能央了姚夫子看一看,不比她这一层层的转信归去,要轻易很多了。

秋娘两个想一回急一回,是手上没钱,看了病吃了药,再买了稻种,还得乞贷才买了羊来,一只羊崽子,喂多久才气喂大,本来另有石桂帮手,喜子五岁大就去搂草喂羊,内心想着要姐姐返来,见天的念叨,每说一声,秋娘的眼睛就发酸。

陈娘子收下东西,又欣喜了石桂几句,见她人小,却没哭个不休,立时收了泪,还带着礼来,小人倒是个大人样,更加感觉她是个明白的,要真在宋家老宅里,说不得能有个好造化。

“书房丫头两个墨,都识得字儿,打小就学起来了,认了字才气打理书房,帮着收信传信的。”淡竹说得兴兴头头,石桂却晓得只怕也是学个半半截,晓得些孔孟,不认错书名就是。

石桂还当见不着秋娘了,哪晓得快到端阳的时候,秋娘竟跟石头爹来了山上,门上人说来找石桂的,传到了春燕那边,别苑从上到下只知石桂叫桂花,可石菊却有这么一桩要拜姐妹的公案,立时就说是石桂,春燕怔一怔:“把人带到耳房去,让她们母女好好见一见。”

把做给喜子的小褂子十足打了个包裹,那封信压在里头,坐了船往镇上去,手里抱了包裹,还把常日里不消的头油面脂各装上些,拍了陈娘子的门,把东西送了出来。

春燕不能写,却替石桂把事办了,外院就有识字的小厮童儿,叫了一个出去,写上几句话,文理不甚通,石桂就说了些大口语,他也只会写大口语,奉告秋娘在宋家住得很好,又说宋家老爷是太子太傅,很大的官家,秋娘如果然来,也能探听得着。

石菊点了头:“当真,我们太太是顶心善的人,金陵城里就没她没舍过米的济民所,没她没捐过油的道观梵刹,太太吃斋都吃了二十年了,那是在菩萨跟前发了愿的。”

越是住得久,石桂越是不喜好葡萄,好吃赖做不算,见不得旁人好是最大一样弊端,她自家不欢畅,就必得惹着旁人不快,可这回听了她的话却笑:“是我想茬了,明儿就去托人,给家里送个信去。”

春燕传闻写信掩了口笑一回:“你可高抬我了,我那里识得几个字,你阿谁桂是桂花头油,写这些个柴米面还成,叫我写信,再不能够。”

她第二天就去请了春燕,到镇上一得费上纸墨费,二得郑婆子给假,如果托了春燕,连假都不必请了,只要她点头应了,郑婆子就无有不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