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文学网 - 历史军事 - 月待圆时 - 第226章 失散

第226章 失散[第1页/共2页]

本来也不过就想看看这几个丫头发怒的模样,书僮是识字的,跟着宋勉也读过几本诗集,大通不通,文词儿总晓得些,又因着会读几句诗,倒比那些个小厮讨人喜好。

宋勉不由心惊:“那石桂的爹未曾返来?”跑船也有返来的一日,石桂凑了这很多银子给他,只要他返来了,一家子总能过得下去。

他不笑还好,他这一笑,把宋勉的脸皮笑的通红,收了这包袋不叫他看,书僮跟着宋勉三四年了,晓得他的脾气,也盼望着这个少爷能落第,如果能当官,他好赖也能混上去些:“但是太太院里的石桂姐姐送的。”

他平常也瞧不起那些个张口胡咧的,只凭着爱好惹人家,半点不晓得妙处,倒有一句诗“羞中含薄怒,颦里带余娇”,在石桂那儿全然没有,她怒便是怒,是绝计不会羞的,也没甚个娇意,生得如许好,恰好没风情。

宋勉一搁下东西就往兰溪去,上返来的时候见着一付人间惨像,此番再去正在春耕,田又重新犁过,屋子也都修起来,有的还是草屋,有的已经盖起了砖屋。

路菜一半是厨房里做的,一半是石桂做的,锦荔为着这个很说了几次话,明里暗里都耻笑她想着攀高枝想的发疯了,连阿谁穷小子都端的当作少爷供着了。

石桂上回听着信,内心就有了底,只这些年半点动静也没有,总归忐忑,这几年里又攒了些银,拿了五两出来,全托给宋勉:“怕是冲毁了田屋,这才不能来的,如果你见着了,替我把这银子给他们,奉告他们我等着呢。”

一年的收成泡了汤,再要整地犁地,家里没个劳力如何成,家家户户都有田,纵本来村里的懒汉恶棍汉也分得几亩,石桂家里只要秋娘俞婆子,两个女子带着一个孩子,又要如何度日。

宋勉这个年纪,本来早早就该说亲的,若不是因着身上有孝,宋敬堂回籍的时候就该回籍去了。两个常这么说话若被人瞧见到底不好,这一年里已经见得极少,回回都是借了书看,石桂没甚旁的能谢他,只能偶尔做些吃食送给他。

哪晓得宋勉确是一回甜水镇就去了兰溪,经得三年,镇上再不似遭水淹过的模样,门楼铺子重又开张,买卖畅旺,宋甘两家的屋子也补葺好了。

这个年纪的小厮,见着哪一个不姐姐mm的叫两声,口上便宜总也要讨两句,何况是生得如许好的,偏她分歧,嘴角在笑,那眼神一投过来,守门的就噤了声。

这话也不是全无根由的,学里的徒弟就很喜好宋勉,宋老太爷请的学馆先生,都是有才名之辈,便不为官的,老是宦海上滚过一轮的,模糊约约流露过几句,肯替宋勉保媒,大小落第连着一道。

宋勉只晓得一个白大娘,挨家问了,倒有人晓得,替他指了路,宋勉再一问石家,那人便点头,说并不晓得其间另有这么一户人家。

从春日比及夏季,又忧心叶文心,又忧一家子,宋勉要了局,总不会考之前就替她去寻人的,如何也要比及八月后才有信。

宋勉接了东西很有些扭捏,倒把石桂也看得不安闲起来,给了他这很多东西,回回都是谢礼,这小我情是越欠越大了。

水患以后县里也有分了无主地步给哀鸿的,兰溪的情状还好些,再往里灾情更重,有很多人迁户出来讨糊口,这儿的村民全换过一回,倒有一小半不是本来的兰溪人了。

惭愧的不敢去看石桂的眼睛,石桂全然无觉,还当他是害臊,两人这两年里也算是相识相交,她也晓得本身年纪渐长,再这么经常见面,已经不当了。

宋勉临行前,正院里送了路菜来,一起上行舟行路,也不会不时碰得着打尖住店的,带着路菜便是些下饭的小菜,炸的茄丁肉丁,拌了糟油的十锦菜,纵不及泊岸,也能摆开来用饭。

若非靠着那三两银子,白大娘家里也支撑不下去,此处满是耕户,主家屋子叫冲了,仆人全死没了,好好的租地成了无主的地步,全叫官府收了去,脱期他们租子赋税,可也得这些余下的人有力量种才是。

不说是宋勉了,这一个院里的哪一个不晓得她生得好,细佻个儿白皮大眼,凶确是有些凶,叫人不敢攀扯着打趣,一看就是个故意气的。

锦荔再无话说,如何也不敢去寻春燕的不是,石桂虽是得了叮咛,却做得更经心些,好好几个罐子坛子送畴昔,庆余笑眯眯的:“累了姐姐,我们少爷高中,必少不了姐姐的。”

白大娘摇了头:“出去几年跑船不返来也是有的,有个同亲说是在路上遇见了,她们便去寻了。”山长水远,那里就能找得见。

庆余掖了手,皱皱鼻子不敢再说,却嘀咕个不住:“一个丫头,另有甚个清名。”内心只道少爷是叫花迷了眼,端的等美娇娘往面前一放,那里想获得丫头。

“胡说甚么!”宋勉的脸更加红起来,书僮一看便知,支了腿儿:“少爷瞒得住别个,可瞒不住我,少爷夜里说梦话,还喊她的名字呢。”

宋勉拿了这包袋归去,身边的僮儿上手就要翻,被宋勉喝止了,他可贵有脾气,便叮咛人也是客客气气的,僮儿也不惧他,拿眼儿一转,嘿嘿笑了两声。

书僮咂咂嘴儿:“那一个固然好,少爷也别惦记取,不说我们太太那头轮不轮得着,便是她自家,我可传闻了,那是一门心机回家去的。”

书僮却笑:“少爷自家不晓得,我却听得真真的,少爷内心想好了要对不住人家了?”梦里都念着,可见是念得深了,石桂是来过几次至乐斋的,回回叶氏那头送了甚么应时适时的东西来,便是她来跑腿。

石桂眉头一挑,庆余便不敢再说了,她眉毛一抬放畴昔,宋勉当着人只得称谢,看着石桂点点头,石桂内心头一松,等着宋勉来信。

还确是春燕叮咛的,叶氏自来殷勤,宋敬堂回籍的时候鸳鸯馆的小厨房里就预备了路菜,此番宋勉去,也不能骄易了,百步走了九十九,也不差这么一步,宋老太爷还在替叶家驰驱,叶氏对着宋家人就得更经心才是。

年纪一大,很多事都不便利,便是你自个儿心底忘我,也有人见着一段眼波就想到污脏处所去,石桂这回可半点没包涵面,掀了帘子便骂她:“这一肚皮的肮脏苦衷都不晓得那里个处所出来的,凭你去问,但是春燕姐姐叮咛的?”

宋勉倒有些不敢答,缩了手只不肯接:“我先给了,你返来再补给我就是。”内心也挂念着,归去再找一找姓白的大娘,看看石家有没有人返来,这一回他是如何也得说实话了。

文房四宝好的送不起,差的又实在拿不脱手,既在叶氏院中,外男的东西更不能经手,想了半日,宋荫堂考举的时候叶氏替他备了这很多东西,有药油有吃食,样样安妥,轮着宋勉,一来叶氏病着,二来老太太不管事,怕想不到这些。

“再不准胡说,扯着我也还罢了,如何能污了她的清名。”宋勉只带着耳朵没带着心,先生那些话,还当他听懂了,他实在全没懂,那里晓得宋家成心替他说亲的事,背转了身子读书,再不理睬书僮庆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