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文学网 - 历史军事 - 月待圆时 - 第279章 心意

第279章 心意[第1页/共2页]

秋娘伸手捏捏她的鼻子:“偏你的主张多。”可绿萼确是吃了苦头的,打小被人当童养媳使唤,好轻易逃出来了还战战兢兢,话都不敢多说,如果能够,天然得替她寻一门好亲。

石桂没想到本身竟然晕船,上回坐船的时候年纪还小,又是刚当丫环没两月,姐姐们能拿乔,她却不能,跟在大丫头身后忙进忙出,哪有半刻能松弛。

能办到这份上,老太爷便没安排错人,叶文心不欲费事他,只让他看看港口可有书肆,买些书来打发闲时。

反是石桂,欢欢乐喜上了船,行船一个时候人就晃得头晕起来,趴在窗边干呕一声,把早上吃的粥全吐出来了。

秋娘不料女儿一眼就瞧破了,倒有些难堪,总归是多少年未曾靠近过了,挨着她身边坐下:“你可别恼。”

秋娘反倒说不出话来了,她内心一贯担忧这个,丈夫如果问她该如何办,端的找回了婆婆又如何办,内心是恨的,莫非还能打杀了她不成,她是来跟女儿交苦衷,不成想本身被难住了,呆住了半日,叹一口气出去了。

过了漳州,便是穗州港口,船还没驶出来,就先瞥见前头一排大船,石桂只道她们坐的已经算大,屏了息昂首,瞪大了眼儿,三层楼高的船,连续着十几艘,大大小小的船只列举在港岸边,还没靠近就能闻声人声鼎沸,说的俱是石桂听不懂的话。

秋娘早晓得女儿替他做过衣裳,打眼一看就晓得针脚根喜子身上穿的那套是一样的,来问尺寸,石桂一叹:“娘的眼睛不好,还做甚么衣裳,给了我罢,我来做。”

秋娘打的就是这个主张,哪晓得石桂抖开布料,拿尺子量了,一面穿针一面道:“娘就觉着他如许好?是一门好婚事?”

石桂是头一个换上春衫的,喜子还得更早些,他闲不住,上了船就跟着海员到处跑,看他们行船掌舵拉帆,人倒欢愉很多,小脸也不再沉着,同吃同睡两三个月了,跟秋娘又密切起来,从他嘴里也能闻声叫娘叫姐姐,一日比一日喊很多。

船上无事可作,画画也是打发时候,叶文心早早写了信寄去穗州,商定了日子,叶文澜就在船埠边等着,由高升把她们送到城郊的庄子上去。

明月天然是好的,光是性子就挑不出不是来,年纪还轻,又没受过教诲,一肚子的心眼也没走上傍门,石桂自认她晓得的比秋娘晓得的要多,也没认定,想听听秋娘的事理。

石桂肚里的东西早就吐完了,这会儿吐的满是净水,秋娘怕她饿坏了胃,干点心吃不出来,就喂她吃粥,米汤养胃,总比干吐不吃要强些。

石桂跟叶文心两个相互看一看,虽是一句也不懂,却还是笑出声来。

自打上了船,石桂便让绿萼还作女人打扮,秋娘操心婚事,前头可另有个绿萼呢,她换了石桂的衣裙,清清秀秀的小娘子,偶尔收支都丰年青人盯着她看,石桂点点绿萼对秋娘道:“娘如果想作媒,不如替姐姐想一想。”

秋娘把她搂在怀里:“你打小有主张,娘也不是要作你的主,怕你太犟,要把这么个好的给推远了,今后还能寻着更好的不成?”

拉满了帆,船行得极快,叶文心坐了几次船,头一回是离家,那会儿母亲病着,她那里有兴趣去看沿途风景,比及归去又是沈氏过世,船舱当中哭得人都晕厥畴昔,又没当风格景,再上京来,就成了阶下囚,锁着铐着,只能透太小窗看一方天光,就是那会儿开端,便再不晕船了。

可说的多了,石桂就回过味来,内心晓得秋娘是替她着想,却又迷惑起来,明月在旁人眼里就如许好?好到连亲娘都肯做这个媒?

石桂娇气了两天,晕眩感才渐渐好上些,她躺着不能转动的时候,叶文心却拿炭笔划了两三幅画,就从窗户看出去,一幅不过巴掌大小,却画得非常邃密,有光有影,另有斜出岸边的花枝,如果上了油彩,就能嵌成小座屏了。

她软软靠在秋娘身上,苦笑一声,本来无人看顾,也不晕船,现在晓得有人疼了,反倒晕起来了,叶文心还稳稳靠着窗边看书吃茶,她反倒吐得天昏地暗的。

内心交来回回几次想着这些,眼看着女儿摸出剪子裁起布来,半晌才问:“如果,如果端的找到她呢?”

越是靠近穗州,气候就越是热,她们先还穿戴棉衣,越是往南边走,身上就越穿不住厚衣裳了,内里的海员已经换了单衫,她们住在船舱里的,倒还穿戴夹衣。

石桂搁下布料,如果找不到石头,一家子就得一起过,如果秋娘不明白她的想头,另有的好磨,不如说个明白:“娘,我想去穗州,就是想着本身也能过日子,如果早早打着嫁小我囫囵的过日子,那里还想甚么赎身,早就配了小厮了。”

等秋娘拿布料来找她,说要替明月做一身衣裳,算是谢他的,他孤傲一个,常日里也没人替他打理这些个,既然活了喜子一命,又照顾了喜子这些年的衣食,那是如何还都不敷的。

秋娘怔怔呆坐着说不出话来,女儿长了见地,又读了书,那里还肯听她的话,可秋娘想一想自家,在外头日子过得是苦,可却比在家时俞婆子管头管脚要过得舒畅很多,内心还悄悄盼望,能找着石头就好,可找到了石头,他又如何肯扔下他娘。

秋娘掐她一把:“你如何能……”如何能能指名道姓,可内心却晓得,如果找着了丈夫,是必定还住在一起的,若不然也不过窝囊过了这很多年。

神采白纸似的,一晃就是一晕,秋娘照顾着她躺下,叫她含着仁丹,额角上抹上些药油,石桂这才觉着好受些。

石桂把眉头一皱,放下剪子,反身看向秋娘,虽没大声大气,却一个字一个字说得很果断:“我是绝计不会管她的,连门都不会让她进,就是她乞讨到我门前,我连馊水也不会给她一碗。”

秋娘不晓得她打的竟是这个主张,吃了一惊,瞪了眼儿道:“混说甚么,女儿家哪能不立室,难不成要当老女人,你这是犯了甚么脾气,跟娘好好说说。”

“我不恼,我晓得娘这么筹算就是有事理的,可我再不晓得他竟如许好了?”好的让秋娘见了几次就能认他当半子。

这回坐船倒也预备了仁丹药油,一小匣子的药瓶,另有渍的酸梅子,这些倒是预备着给叶文心秋娘用的,哪晓得她们两个半点事也无,喜子更是活蹦乱跳的,他跟着明月坐了几次船,向来都不晕,就连绿萼都无事。

秋娘怔怔盯着女儿,嚅嚅说道:“可,可哪个女人不是如许过日子的?你别看着绿萼逃婚,那是那家子人不好,她就是个童养媳妇,你如何能一样,挑个好人,一样嫁了过好日子。”秋娘如许下明白了,不独是明月,她是谁也不想嫁,内心又心伤,怕是看着俞婆子磨搓自个儿,叫女儿打藐视在眼里,惊骇了。

秋娘跟喜子两个,一日总要提一回明月,石桂人虽歇着,耳朵却听得见,先时还当秋娘是猎奇,她向来都是个重恩德的,白大娘捡回了她,就让她年年都去叩首,现在明月救了喜子,她让喜子拜了大哥也是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