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物价[第2页/共2页]
石桂点了头:“当真要这个,最好差未几大,太大的不在,太小的也不要。”
红布刺眼,等起好了名字,就用黑线绣上字,做上这么两身衣裳,秋娘三四天也就做好了,只那竹筒碗不是现成的,倒要等上十天,石桂算一算找处所雇工人还得寻个木工造车,件件都要花工夫,十天还真是一天多余的工夫都没有。
竹子一头粗一头细,除了做碗还能做成杯子,成套的竹件,问了两三家,内心有个底,把竹筒碗定了下来,两百只碗,再加一百只杯子,先给订钱二钱银子,收货的时候再付剩下的。
秋娘替她打了水泡脚,这才几天,脚上就走出一层薄薄的茧子来,石桂如何肯让秋娘替她洗,从速拦了,秋娘如何也不肯,还给她揉腿,一下一下的按了:“你爹农忙的时候下了地,返来了我就给泡脚,也不晓得他这会儿在哪呢。”
宝芝公然笑起来:“这有甚么难的,船埠上工人喝水的壶都是竹子做的,上头要运东西下来,都装在竹里,扎起来顺着河往下运,连船都不消。”
归去拿了布给秋娘看,秋娘也当是石桂要裁红裙子,石桂比划给她听:“外头跑堂的,也穿戴一样的衣裳,哪一楼哪一家,清清楚楚,我们这个但是得在外头跑的,更不能少了,余下来的白布,再做一个旌旗,别家的幡都要挂在楼上,我们的幡挂在车上,晓得的人更多些。”不独挂幡,还在车上写字儿,漆得标致些,推在街上才刺眼。
竹店一家挨着一家,有的铺面大摆的东西齐备,有些铺面小,东西也少,石桂专挑那些个门面小的,倒更情愿做买卖,一问便答,瞥见是女客,还把老婆叫出来接待。
宝芝干脆带着石桂去船埠,长竹筒是不随身带着的,指导着小商船上排的三两个长竹筒:“那就是装水用的,热天里头的水也是凉的,乡间农夫下田也是拿这个装饭盛菜吃水,比瓷的陶的都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