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文学网 - 历史军事 - 福娘 - 第53章

第53章[第2页/共2页]

一句话说得二哥儿的眸子子都将近瞪出来了。

“佘氏夫人出身不好,厥后又长年卧病不能担负起主母的重担,就自请修行,我们老祖宗另娶了王谢淑女朱氏夫报酬妻。我们身为曾家子孙,可千万不能记错了,惹人笑话。”

人老了爱个热烈,吴嬷嬷对着可贵安份个一时半刻的二哥儿可谓极有耐烦。

虽说现在天下承平,京师至江南一代民生充足少有流寇,除侯府原有保护以外曾磊又特地留下了他从西北带回的十名亲卫,事关安危也草率不得。

不然当年感觉武夫卤莽的何萧氏也不会不顾嫡母的游移,求着已颠季世多年的老肃国公在求亲的人家里择了何家。

她们老祖宗能从山贼变成建国驷侯之一,天然是豪杰。

何家有多少位小爷,可有马场等等被二哥儿连珠炮似的问了出来,中间帮福娘和二女人曾芷描花腔子的大哥儿听着头都没抬,干脆利落的嘲笑了一声。

何家先祖却做了个几次小人。

老夫人萧氏提起南下回籍之过后,二老爷曾珉便发起派管事前一步去直沽打理,到时候便随进京的运粮船一道南下,到时候有官兵保护,贰内心也能放心些。

福娘当即就明白到底想问这事儿的是哪一个了,好笑之余,还是把本身晓得的委宛的说了出来。

可惜了。

这会儿见二哥儿闻言就缩了缩脑袋,她也就不忍心再吊着他:“哥儿还是收收心,临淄何家是没有马场的,族中的小爷们到了年纪也都去了孔氏家学,足有四五代没人端庄习武了,族里天然也没有教头的。”

吴嬷嬷出来传信儿的时候,几个孩子连同越来越不爱见人的二女人曾芷在内都聚在一处听积年的老婆子说曾家先祖的英宏伟绩。

不料临出行前,一贯身子还算安康的三女人曾兰俄然发了热,几次几次才垂垂病愈,世人的路程也就担搁了下来。

萧氏衡量再三,便没有硬要赶着日子按原打算解缆,而是采取回到北疆的曾磊来信中的定见,等曾兰大好了以后带着孙子孙女们先渐渐坐车到山东府,再由会通河登船归乡。

她明白曾芷为何会对此事感兴趣。

一欢畅,二哥儿也就忘了要缠着萧氏身边的吴嬷嬷印证曾氏先祖、第一代靖平侯爷跟随太/祖爷交战天下的豪杰故事了,尽管用心探听何家的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