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杨侍郎[第2页/共2页]
我错了,点窜了三次……
或许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孩子被信阳府的宁推官收留,厥后又拜得苏庭嘉为师。苏羽士在未削发之前便颇具才名,且有一手枯木回春的医术,或许是他治好了这孩子的病,又悉心教诲,才没有藏匿这孩子的天禀。
杨无端只是笑,那些仙颜少女送过来干甚么的她用脚指头也能猜到,留下来被拆穿西洋镜吗?
杨无端刚上马车,杨福便笑眯了眼迎上来,一面拿袖子拍打着她身上的灰尘,一面亲亲热热隧道:“七少爷清减了,这一起上没少刻苦吧?不怕小的说您几句,您就是太倔强,老爷送了那么些人服侍您,您随便留下一个,也有个知冷知热的人儿不是?”
最首要的是,他看起来那么年青,最多不过三十岁!
所谓“三元”,是指科举测验的时候在乡试、会试、殿试这三级测验中都能考到第一,即“解元、会元、状元”三元附体。这当然是极有难度的,状元三年出一个,“三元”三百年都不见得能出一个,其贵重堪比大熊猫。以是有些恋慕眼红的人又搞出一个“小三元”,就是指县试、府试、院试三次测验都能夺得案首,因为这三次测验都不是天下范围内的,考生基数较小,要夺得“小三元”的难度就相对低很多。
详细到杨无端,她感觉县试能得案首是知县大大家太好(傻丫头还蒙在鼓里,咱不奉告她);府试考第一她思疑丁知府加了很多怜悯分;院试的题目偏,她拿到卷子有些傻眼,干脆也来了招剑走偏锋,在文章里插手很多当代的观点,文辞也用心晦涩,弄得读卷的人像在登山,时高时低,面前尽是怪石嶙峋。
===
衰老的树和新奇的花,杨无端心想,倒是一幅寄意深切的好丹青。
在她震惊于杨瓒的年青漂亮时,杨瓒实在也颇不测。
端朝的常例,府试的案首在院试是必定会过关的,以是她敞开了玩,也没希冀考个太好的成绩。不成想她歪打歪着,出偏题的学政就好这口,读着她的卷子拍案叫绝,毫不踌躇地就把她选成第一。
都城之地寸土寸金,侍郎府并不大,杨无端没走一会儿便到了书房地点的院子外,隔着一人来高的围墙,能看到一棵正在收回新芽的老槐树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