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文学网 - 游戏竞技 - 辅国权臣 - 第二百九十五章 请赐婚

第二百九十五章 请赐婚[第1页/共1页]

且此人固然身居高位,却从不结党,除了几位在北线边疆上的校尉,朝中底子没有弟子。就算是那些被他保举汲引之人,常日也只是君子之交,底子没有构成甚么派系。

文华此时想要说甚么,徐明远天然清楚,不过在这里,他还真没有体例禁止他说甚么,以是除了眉毛微挑地看了一眼站在左边的曾黎景,另有站在右边行列里的恒国公文甫。

他就像是一匹孤狼,在白墨楼之前,在朝中孑但是立的一匹孤狼,让人畏敬之余,不免冷淡于他。

文华此言一出,朝中百官很多人也是暴露了几分笑意,文华毕竟是恒国公之子,朝中很多勋贵是看着他长大的,这些年文华在长安申明不小,以是百官对他的印象天然是不错的。

就在世人等着陛下命令时,站在徐明远身侧,进了太极殿便规端方矩的文华倒是向前走了一步,躬身道:“陛下,微臣文华,有一事相求,但愿陛下能够应允。”

授官结束,本日在太极殿上欢迎新科进士之事也算是能够告一段落了,按例接下去就是插手杏园宴和曲江流饮,而后新科进士前去雁塔提名。

徐明远被授监察御史兼校书郎,众新科进士面色各别,白墨楼和方亭延等人天然是为其欢畅,而一旁的文华握着拳头,明显内心并不如他面上那般安静。

“微臣恳请陛下赐婚。”文华还是躬着身,出声说道。

这段时候徐明远对朝中的大臣也是体味很多,毕竟青龙房对外打交道很多,而一些规格实在高的联络事件,还是需求他亲身出面,以是对于这些个大人物天然是要先体味一些。

燕帝听此,看着文华笑着说道:“哦?文华,你又有何事想让朕应允的?”

“本来是曾爱卿家的令媛。”燕帝点了点头,转而看向了曾黎景,笑着说道:“曾爱卿,既然探花郎让朕做这月老,那可得问问你的定见。”(未完待续。)

本日文华得探花,倒是在这朝堂之上请陛下赐婚,那赐婚的工具定然是那曾蜜斯了。

并且这么一来,他已经是完整被绑在了大皇子的船上了,也不知陛下是因为看到他的策论后临时起意,还是别有深意,这也值得徐明远去细想一番。

并且现在身兼中书令和兵部尚书二职,为百官之首,可谓权益极重,能被他这般奖饰,以徐明远的城府也是有些吃惊。

一甲三人授官结束,剩下的二甲三甲进士并不由陛下授官,而是要先颠末吏部考核,然后由吏部停止授官,不过官职如何也不会高过一甲三人。

而姚元之在朝中地外超然,也从未听闻其对哪一派有公允,以是在朝中算是比较特别的一人了。

“姚爱卿此言深得我心,诸爱卿不必多言,此事就这么定了。”坐在龙椅上的燕帝笑着说道:“新科进士徐明远,授监察御史兼弘文馆校书郎,不过你这校书郎不是去校订文籍的,你就卖力教大皇子练字吧。”

穷墨客和令媛蜜斯的故事固然轻易被歌颂,实在也是最受妒忌的,比拟于让徐明远抱得美人归,世人反倒是更情愿看着文华将曾清怡娶入府去。

并且当弘文馆校书郎,竟然是去教那大皇子练字,想起阿谁奸刁的大皇子,徐明远也是不由感受有些头疼。

百官听此,知陛下已经决定,姚元之又是附和,虽有面色不忿之人,也是没有再跳出来反对了。

之前出言反对的,出了朝中的一些老学究,根基上都是襄王一派的,可见襄王已经将他归入大皇子阵营,对他非常恶感了。

“徐明远谢陛下。”徐明远长揖及地,朗声道。固然不明白燕帝授官之意,不过这两个官职可都是足以让身后的新科进士们恋慕不已了。

不过之前的一甲三人授官便是如此,以是世民气中虽有疑窦,也是没人多言。

“赐婚?”燕帝笑着问道:“你这是看上哪家蜜斯了,莫非人家不肯意,以是想要朕帮你赐婚?”

不过听到让徐明远传授大皇子练字,世人脸上又是多了几分迷惑,不过看着那背对着他们的姚元之仿佛没有再出声的意义,也是只能憋着了。

以是他不属于任何一派,他只顺从陛下的意义,如果哪日陛下定下太子人选,想来他就会成为太子身后最为坚固的支撑者。

百官和一众新科进士听此,皆是看向了文华,之前跟在文华身后的几人此时皆是有些冲动,而方亭延等人则是么头微皱,看看文华,又是看看身前的徐明远,不过这大殿之上也乱不到他们说话,只能是干焦急。

“回陛下的话,微臣想让陛下赐婚的是曾尚书的令媛曾蜜斯,三年前一面之缘后便再也放不下,当今曾蜜斯已回长安,故微臣大胆请陛下赐婚。”文华说道,仿佛因为过分冲动,而显得声音有些颤抖。

不过让世人有些绝望的是,接下来白墨楼和文华的授官就显得有些平常了,白墨楼授左拾遗,文华授右补缺,固然都是天子近臣,不过实在算是有些鸡肋的官职,和徐明远的监察御史差的有些远。

世人又是不由看向了站在前面正中间的徐明远,不幸之余,又是多了几分嘲弄和称心。

提及来文华和曾清怡郎才女貌,家世又班配。文华得了探花,在这殿上请陛下赐婚,如果曾尚书和恒国公都承诺了,那此事就是板上钉钉了。

一甲三进士,皆是在殿上授官,而徐明远授官引发了之前那般颤动,也是让世人对白墨楼和文华的授官有了些等候,都想晓得陛下会给这两位授甚么官职。

徐明远听着姚元之的话,亦是面露异色,姚元之虽不是进士出身,但是在朝中几度浮沉,却始终深受陛下信赖,可谓是很多人的表率。

而文华喜好曾尚书家的大蜜斯之事在长安城的公子哥里早就不是甚么奥妙了,只是因为半道杀出了个徐明远,让本来非常被人看好的一桩婚事,一下子成了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