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文学网 - 其他小说 - 墨莲仙缘录 - 第一百六十六章 客堂论道,诸人现灵异

第一百六十六章 客堂论道,诸人现灵异[第1页/共1页]

诸人都是中原修行界中的一时之秀,所谈皆为品德真言,说一会道,讲一会禅,诸人渐入佳境,俱都显出异象来。

桃柳二孺子现出蟠桃和古柳,绿灿烂耀,烟霞片片,各有神通。

自家师兄在墨真人点拨之下,成绩金丹道果,本身数十年道心不退,如若能够获得这几位露台山的前辈指导几句,何尝不能够冲破瓶颈。想到此处。心中便是一片炽热。

郭老道金丹道果全赖墨非点化,心中感激,又见玉石山魂和桃柳二孺子连袂而至,更是欢乐。

贺擎东贺老爷子本日见到这么多高人,顿觉眼界大开,感慨本身常日里以修为自大,却不识人间高人,真真是井底之蛙,不由有些自嘲。

未想到,倒是我夜郎高傲了,本日才知,中原竟然有如此高人,与之比拟,无异于沧海中一粟,徒令人贻笑风雅。

因此,现现在,高道大德之辈无不隐修古观丛林当中,甚少闪现于人前,至于仙佛贤人,更是早已成为世俗中的神话传说了。

刚才听闻墨非乃是千年之前,神仙道隐的弟子转世返来,如果在未见之时初闻此言,或许另有迷惑。但是面前的墨真人,实实在在的元婴修为,气势固然收敛,但是给贺擎东贺老爷子的感受,仍然是如渊如海。

心中的惊奇尚未停歇,又有桃柳二孺子和玉石山魂前后到来,这几人。拿出肆意一个,其道法修为都是高深莫测,令人难以推断。更似在那墨真人之上,这就令人骇然了。

世人论道,除了郭道真等人外,最为受益的,便是室外垂侍立的孺子了。

贺擎东贺老爷子是墨门传人,异象与人分歧,乃是一个三头八臂的金甲神将,在头顶金光中沉沉浮浮,倒是其木甲人已经成绩灵宝,灵性渐生。此时听墨非讲大道妙理,墨门虽为道门旁支,却也是法理相通,贺擎东听到镇静之处,这木甲灵宝又受得满室的异象灵音引发,遂冲出体外,显出灵异。

慧眼之下,见几人灵灿烂耀,道气森森,几不成直视,心中更是畏敬。

郭道真金丹初成,脑后一颗金丹虚影,圆溜溜,金灿灿,霞光流溢。

插手过道门法会的几位老道长,自是识得这位老爷子。晓得他也是露台山玉霄观中的隐修前辈,天然是恭敬非常。

以这几人的修为,放在各门各派,那都是传说中的存在,几与历代祖师相媲美了。呈现在这个时候。真真是不科学。

那白发老翁也非等闲,乃是青山古脉历经万载,才凝集成的一点真灵,受地气滋养和百姓香火,修成人身,得遇龙渊真人以后,便也入了道门玉霄法脉。

上回说玉石山魂追踪桃柳二孺子而来,在白云观中现身而出,与诸位修士相见。

当今道风沦落,高档阶的道门修士难寻,莫说元婴、金丹,便是筑基修士也是寥寥无几。这几人放在任何一个门派、宫观,都是镇派级别的老祖。

墨非与郭道真几人论道,说到精微奥妙之处,便现出异象相互印证。

初闻这等道门秘辛,贺擎东心中震惊。不想本日所见之人都非平常,论起道龄,便是门派祖师重生,也得执弟子礼,心中更加恭敬。

不表诸位道长的各自考虑,单说贺擎东贺老爷子。此时心中倒是惶恐非常。

墨非泥丸处一声清脆,腾起一片清光,其上三花沉浮,放出烁烁光芒,晖映厅堂。

本身与之比拟,无异于萤火与皓月的不同,心中便生出了几分欣然之意。

道门当中,何时有这么多高人了?

不提贺擎东心中所思,单说相互见过以后,郭道真把诸人让至厅堂当中,叮咛孺子换上新茶。仙客到临,当奉新茶觉得敬意。

至于古时练气士所倡导的道有所成时,便游戏尘凡、淬炼道心,倒是很少有人能做到了。

那与贺擎东同来的俊美青年最是神异,头顶灵光当中闪现出一尊药鼎,一股股药香从鼎中喷薄而出,气势虽弱,却也是正气凌然。

被室内各色慧光晖映,固然世人所言之灵音妙语通俗难懂,却也开智生慧,生出慧根,今后修道,即便不能一片坦途,却也较之旁人轻易很多。(未完待续)

以其金丹修为,细观几人,仍有高山仰止之感。

贺老爷子不由心中苦笑,暗道:我自以为修为不错。不输于天下各门各派高人,便是筑基前期的修为,共同我墨门秘术,也是不惧。

墨非见此异象,心中略感诧异。细细张望,这才看出根底。

一时之间,客堂以内,光彩耀耀,香雾腾敷,时有妙音从虚空中生发,听闻者有如醍醐灌顶。

不但是白云观,各门各派也都是这般做的。当今六合异变,仙道难成,诸多修士把时候都耗在了参悟品德玄机之上。

非不肯也,盖因仙佛难修,大道维艰。道果未成,便投身入万丈尘凡当中,不但不能明心见性,反而会沉湎欲海,有道心退转之险。

就像郭道真,自从筑基以后,便不再理白云观中的俗事,一心在后院丹室当中静修,每日里搬铅弄巩,吞吐日精月华,魂游于太虚,以求在修为上能够冲破瓶颈。

不说是墨非,便是那厥后而至的桃柳二童与那白发老翁,本身之前就从未听闻过。

玉石山魂顶现青山虚影,其上丹崖怪石,峭壁奇峰,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轻松翠柏,翠竹如云,藤萝密布,奥妙非常。

此时方知那二孺子跟脚不凡,乃是露台山蟠桃古树和千大哥柳得道,受道隐真人点化,化形而出,拜入玉霄观,成为真人座下护法孺子。

医道与道医分歧,道医乃是以医术治病救人,医道则是以医入道,直指长生的一派修行法脉。现在能够在白云古观巧遇,也是缘分不浅。

这么多道法高深的前辈来到白云古观,观中那些个一心求道、苦修不辍的道长们冲动了。

晓得几人来源的自不消说。便是从未见过的,也都从观中师兄口中得知,晓得这几位都是道门前辈。即便是那两个粉雕玉琢的孺子,也曾是道隐真人座下酒保,心中立即就生出恭敬之意。

这俊美青年名为宋玉,所修与世人分歧,乃是上古医道一脉的传人,不说是当代,便是当代道风蔚然之时,医道修士也未几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