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齐民要术[第2页/共2页]
……
“甚么?这竟然是……传说中的秘笈《齐民要术》么?,唉呀,没想到县尊公然是家学渊源,博藏众书。并且竟然还印出来了……这……这真是功德无量啊。小老儿家中也是颇重视劝谕乡里一些农政时令,不教完善耽搁,但是也不过才抄有一些残本的《四民月令》罢了。”
萧铣俄然感觉隋唐时候的民风实在是太浑厚了……或许他是被后代始于五代吴越国并被两宋因循的官方发口粮给徭役的汗青赐与偏概全了吧,加上那么多宋明今后小说的影响,才会有这类曲解。
隋唐官制中,对于州县级别的行政区划,也都是有很多个“曹”来分担某一方面的事情的,和厥后明清县里的“户房”“刑房”之类差未几。如果要类比到当代的衙门的话,大抵相称于“市某某局”或者“县某某分局”。州曹的长官是参军,县曹的长官是佐。后代的市司法局的局长,类比过来就叫“州法曹参军”;区县司法分局的局长,就叫“县法曹佐”。
“诸位父老怎得如此拘束?本县宴客,不过是体察民情罢了,如果拘束,倒是违了本意――来,咱先喝一杯,本县先干为敬,诸位该吃吃该喝喝。”萧铣说着饮了一盏,有作势把面前三道菜肴都用了两筷子。世人陪了一杯酒,不过而后也都是面面相觑,并不敢放开。萧铣放下筷子,浅笑说道,“莫非诸位觉得本县本日要谈修河分摊赋税的事情?固然放心,大师固然吃好喝好,本县便包管一字不提分摊赋税的事情。不过如果再这般胡乱测度……”
“唉,让人自带干粮干活都能忍?如此浑厚的民风,究竟是如何被杨广给糟蹋到用民太重亡国的?”萧铣心中暗叹,这句话倒是没敢说出口。
“沈员外,此次新任县尊到任不久,便这般正规宴请咱这些乡绅,却也不知要做些甚事。你侄儿在户曹做事儿,动静通达,可有见闻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