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京城居不易[第3页/共3页]
“母亲说的是。只是都城的宅子不好找,儿媳已托了嫂嫂,渐渐替我们寻着,待寻到了便搬出去。”
孟节看了看天气:“此时也该返来了。”又向顾运则道,“珩儿在青文书院读书,我看浩哥儿年纪也不小了,妹丈如果情愿,无妨也送到青文书院去,他们兄弟倒好相互照看。”
“去。”顾运则必定地答复。他也不是个瞻前顾后柔嫩寡断的人,吃了一餐晚餐的工夫,已经盘算了主张。孟老太爷让他进同文馆,必定是有事理的,那处所如果半点但愿都没有,孟老太爷也不会提。
一会儿孟老太爷等人也畴前头返来,林氏便筹措着开饭。这也算是家宴了,因人多,分了男女两席,中间也不消屏风隔开,就热热烈闹坐了下去。
如果再向前十年,这同文馆他是不会进的,甘愿谋个穷乡僻壤的小县城重新做起。可他现在已经四十岁了,没有那很多时候来渐渐地再熬,都城里固然高官朱紫多,可确确实在的,机遇也多些。
顾老太太惊着了:“五六千两?”顾运则的俸禄她也晓得些,单是这宅子,就那里买得起?
林氏笑得不可,拉了她手道:“几时学得如许调皮了,细心我也去跟妹夫告一状。”
“同文馆……”顾运则固然前头说过服从孟老太爷的话,这时也不由有些踌躇。他能读书,肯读书,但是读书是为了入仕,他家门贫寒,读书就是为了光大门楣,那天然就要仕进,还要尽量升迁呢。但进了同文馆,那便是去烧冷灶,几时能出头呢?
从先帝的父亲荣熙帝在位那会儿,就调集了一批人手,建了同文馆,开端编书。不得不说,荣熙帝是个文武双全的明君,论武,他打服了东北的高美人,让东北五十年来风平浪静;论文,他治下三十年,诸子百家各有阐述,到了他在位的最后十年,他鼓起了编一部书的设法,想将历朝历代的书总汇在一起,编一部大成之作,因而,他建了同文馆。
晚餐过后,孟老夫人虽有千句万句话想跟女儿说,却也要碍着顾老太太的脸面,叫顾家人先去安息了。顾老太太没情没绪,顾运则陪她说了一会儿话,看着她睡了,便起家到孟素蓉房里,将本日孟老太爷说的同文馆一事讲了一遍。
“是。”顾运则也想好好考虑一下,便低头承诺下来,“又劳岳父操心了。”
“这老爷尽可放心,我有分寸。”孟素蓉笑着将林氏又帮她盘了个米铺的话说了,只隐下了那六千现银,“……过日子尽够了,只是手头上的现银未几――这都城里,买处宅子动辄也要七八千两。与其紧巴巴买个小的挤在一起,倒不如再攒一攒,挑着合意的买一处。”
“舅兄――”顾运则更踌躇了。孟老太爷毫不会害自家儿子,同文馆这条路必然是他千思万想才挑出来的。但是孟节与他又分歧,孟节是个当真爱做学问的,编书这事儿,即使让他烧十年二十年的冷灶,孟节也是坐得住的。
“母亲昨晚睡得可好?”孟素蓉看这模样就晓得白姨娘必定又说了甚么了,并不睬睬,尽管给顾老太太问安。
顾运则对此非常附和:“我们是端庄读书的人家,跟那些勋爵人家且不必走得太近。”
林氏无法道:“瞧瞧,跟你哥哥是不是一个样儿?”
顾老太太也有些不安闲,咳嗽了一声道:“提及来住在你娘家,总归是打搅了,还是该找一处屋子,搬出去大师便利。”孟家这些礼数,再住些日子就把她压死了。
“既如许,过几日我就带她们姐妹两个去闺学拜拜先生。青文书院那边,老爷也该亲身带浩哥儿走一趟。”
“只要妹夫明白便好。”林氏安抚她,“你只要住在家里,老太太总归要看着情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