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后事[第2页/共2页]
又叮咛了几点细处枢纽,世人方纷繁散场,各归各位。
站立一侧的东方笑忙道:“观其房内,行装携得划一,应是有过一番筹办,骑的也是姚父执本来的白马,料无大碍。杨兄遭遇剧变,一时想不通此事,也是应有之事,只怪我们未能提早查知,早做筹办。”
东方高见士气可用,稍为对劲,缓了一缓语气,道:“沙盗这一年来几次骚扰,如果持续放纵下去,恐成肘腋之患。不过当前之务,倒是并派昆仑。昆仑地处藏北,高出西域,连缀不断,无边无边。自唐末大乱,中原武林隐居于此者不断,开宗立派者众,相互并伐,已历经数代。现在共五个大派,一十三个小派,散人百余,均以龙门派马首是瞻,此恰是并派之机。待昆仑诸人合为一派,门下徒众可达千人,为西域第一大派。到时候不管周边部落,还是回鹘吐蕃,便不敢等闲来犯。此乃百年大计,切不成因沙盗毁于一旦。”
游返搓了搓手,为莫非:“东方兄有邀,自是抱负。只是囊中羞怯,与商队同往,尚可谋个差事,充作路资。且我也无快马,恐落了东方兄的路程。”
东方卓道:“无痕非痕,无色非色。无色真人创五色剑,分授五徒,便是着了色,剑法留了痕,五徒资质不一,终无人能到无色真人的境地。”
昆仑地界门派以地名定名,是以龙门谷中为龙门派,百花谷中为百花派,以此类推。百花、鸟谷等大派各自又影响周边小派和隐居散人,只要五大派的门主同意并派,其他小派也会跟从。大派均存在长远,不肯等闲放弃传承,因循保守乃是人之本能,东方卓也是动了很多心机,前后皋牢了其门中很多核心人物。
垂垂日落西斜,全部镇上的人都策动了,也未见到杨锐下落,只要镇口有人丁称见过有人策马出了镇,但是否杨锐,也说不清楚。
杨锐眼眶微红,也不知是否闻声了,只是低头不语。如果平常龙门弟子能得门主指导武功,不知要如何欢乐。
杨锐抱着盛着师伯骨灰的坛子,沉默不语。三日之前,在东方卓主持下,为姚惑火化。杨锐虽想将师伯尸体运回江南,可路途悠远,殊为不宜,只得作罢。
东方卓昂首望了杨锐一眼,考虑道:“贤侄,令妹的下落,龙门派高低定尽力追随。姚兄的仇,这笔账迟早也是要算。你既然来了,便放心住下。当年我远赴中原,在江南好生盘桓了一阵,于你师祖真人处也请教了几招,受了很多好处。若不嫌弃,我便亲身指导你练剑。今后助你重回中原,他日出人头地,重修五色剑之威名,也好告慰姚兄在天之灵。”
东方笑接过五色剑谱,翻开封面,首页上记取十六个字:“飞花过处,留之无痕。人间万色,归于无色。”
世民气中一震,不由高喊道:“唯门主之命是从,誓斩沙盗!”
东方卓放动手中信笺,长叹了一口气,言语中多了一分欣然:“其错在我。如果我不千里传书请来姚兄,便不会死在这他乡。”
当初与姚惑三人一同前来龙门镇的商队,正于龙门镇安插商店,龙门派已告诉四周门派部落,远近的黑汗国贩子也闻讯而来,但愿拿个好价。贩子雇了本地镇上乡民为其搭建铺面,呼喊讲价,此处人丁希少,请人出价甚高,因此龙门镇街上一派热火朝天,熙熙攘攘。
平时东方笑萧洒自如,此时便有些局促,俊美脸庞模糊出现赤色,忙跪下道:“父亲,关于婚事,我倒真有事要禀告。实在我早故意上人了,杨蜜斯的下落我定会探听,不过许婚之事便也算了。”
东方卓命众弟子分离四周搜索,但因商队驻扎,为了防备沙盗,人手不敷,也不敢倾巢而出。
东方卓叹了口气,坐在房间的长凳上,手摸过五色剑谱的封皮,自言自语道:“姚兄,我对不起你啊。”
丐帮是天下第一大帮,与少林齐名,其帮主夏侯龙在位数十年,常常策动帮众汇集敌国谍报,为宋庭征讨立下功绩,在江湖上交游广漠,名誉盛隆,如日中天。若非大宋官府决计打压江湖帮派,按前朝江湖端方,已可召开武林大会,号令江湖。
东方笑眯起眼睛,望向游返,此时游返已剃光髯毛,满面光亮,固然面相相对其年纪而言稍显老成,仍显精力奕奕。东方笑问道:“游兄,家父聘请你插手龙门派,你考虑得如何?”
这批行商,约莫逗留半月便要返回中原,如果有滞销货色,也可折价卖于龙门派,因此稳赚不赔,人不必悠长驻守。游返便是看准了这点,思考着跟着商队一同前去中原,既能省下一笔花消,并且过境之时,也更稳妥。现在西夏与大宋烽火方息,边疆犹未放开,从吐蕃境内走,则过关花消甚巨,游返家徒四壁,可没有这等财力。
“东方兄。”左边传来游返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