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1页/共2页]

那上阳宫昔年先是太祖、太宗之母杜太后所居,太祖天子驾崩以后,又是太祖暮年时所娶的皇后宋太后所居。宋太后归天以后,上阳宫空了多年,此时天然有些萧瑟未曾清算。新皇后郭氏天然是谦辞,说本身先住在偏殿也是无妨。只是李太后天然不会让皇后难堪,便道:“我一个老婆子不拘住在那里便罢了,皇后理应正位中宫,这是国法,不成违了。”便指了西宫嘉庆殿先行搬出来暂住。

太后闭目想了一想,俄然展开眼惊道:“刘氏、刘氏?莫非就是那小我吗?”

刘承规才要答话,太后已道:“起来答话吧!”

新皇即位后依着旧例,先皇后天然已经升为太后,便当迁出正宫寿成殿,迁入历代太后所居的上阳宫中。

俄然外头一阵短促地脚步声,采玉不待太后叮咛,便抢先翻开帘子出去,见太后身边的总管刘承规喘着粗气出去,脸上却很有忧色。采玉忙迎上前笑道:“刘总管辛苦了,太后正等着呢!”

1、即位

太后固然倚着病榻,倒是未曾安稳,隔得半晌,便恻耳聆听内里的声音。采玉心中明白,本日新帝坐朝,怕是要议及李继隆参与谋逆一事。这一关若过得了,太后天然无碍,这一关如果过不了,便是太后怕是难逃干系。

若论太后的本心,本也是贤德之人,当年新帝为亲王、太子之间,亦曾得太后多方庇佑。只因太后无子,若论楚王和新帝,虽均非太后所生,但是楚王妃倒是太后的娘家侄女,更兼楚王蒙难之间,其子尚在襁褓当中,楚王妃便将皇长孙拜托于太后。是以上当年先帝驾崩之时,太后亦不免存了一份私心,再加上耳根子软,未免有些屈了当明天子。

新帝赵恒,本为太宗第三子,初名德昌,承平兴国八年,授检校太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韩王,改名元休;端拱元年,封襄王,改名元侃;淳化五年玄月,进封寿王,加检校太傅、开封尹;至道元年八月,立为皇太子,改今名,庙号真宗。

刘承规忙翻开圣旨,道:“官家昨日下旨,纳了两位美人,一名秀士。两位美人别离是大将军曹彬的侄女曹氏和前虎捷都批示使刘通之女刘氏,一名杜秀士,就是出自昭宪皇后娘家。”

太后却已经缓缓地闭上了眼,浅笑道:“没甚么,‘不痴不呆,不做阿翁阿姑’,更何况我现在更是犯不着管这等闲事了!”

刘承规忙谢过太后之恩,这才垂手答道:“本日李大人依着太后叮咛,先上书告罪,不料官家只字不提此事,只说是大人素年来交战辛苦,现在念及太后年老,不忍再令太后牵挂,以是赐大人解甲归家。”

采玉晓得此时太后解了苦衷,便有表情过问宫中之事,忙拿了传抄的圣旨来,笑道:“也没甚么,官家继位,后宫天然要充分几小我。这是皇后带来的名单,太后您要不要过目一下?”

刘承规进了殿中,先向太后跪下磕了个头,这才仰起脸笑道:“真是托天之福,官家真是前所未有的仁厚之君。”只这言出来,太后心中俄然一松,整小我向后倒去,叹道:“阿弥陀佛。”

采玉和刘承规一惊,忙问道:“太后,此人到底有甚么来源?”

太后点了点头:“先听听罢!”

另封册太子妃郭氏为皇后,封嫡母李皇后为皇太后,又追赠生母李贤妃进尊号为元德皇太后。

刘承规一怔:“另有?没有了,没啦?”

同时,追封已故的三皇叔涪陵公赵廷美为秦王;追赠太祖宗子魏王赵德昭为太傅;太祖次子岐王赵德芳为太保。另封太祖之孙侄赵惟吉为武信军节度使。加授同平章事吕端为右仆射,李沆、李至并参知政事。

采玉忙催问道:“刘总管,本日这事,究竟是个甚么成果?”

采玉忙笑道:“太后,奴婢不是说了,昔年在潜邸中便能够看得出来,先帝诸子中,就数官家是最仁厚有孝心的,现在可不就证了然。统统都雨过晴和了,甚么事儿都没有,不是吗?”

太后点了点头,也渐露了笑意:“嗯 ,恰是。”她放下心头一块大石,俄然感觉整小我轻巧起来,道:“采玉,你扶我起来走动一下。”

刘承规怔了半晌,只得道:“这,太后恕罪,主子也不晓得!”

太后等了半晌,却不见刘承规再说话,不由问道:“另有呢?”

宋太宗遗令三十一岁的皇太子赵恒灵前继位,至福宁殿登殿,大赦天下,定次年除夕改元咸平元年。

太后点了点头:“曹氏杜氏的来源,我倒是晓得,只是那刘氏何许人也?”

真宗赵恒继位后,即下了连续串的旨意:进封四弟越王赵元份为雍王;五弟吴王赵元杰为兖王;六弟徐国公赵元偓为彭城郡王;七弟泾国公赵元偁为安宁郡王;八弟赵元俨出宫开府,封为曹国公。

新帝固然已经即位,却还仍在孝中,按例制,天子守孝以月为日,却也得守制一月多,方才正式临朝听政,措置国事。

是以新帝即位以后,统统施赏大典,一概停止,惟李继隆、王继恩、李昌龄等,谋立楚王元佐,应当坐罪。真宗特降旨,贬李昌龄为行军司马;王继恩为右监门卫将军,放逐均州。只是此中牵涉到的李继隆为皇太后的长兄,是以,新皇的旨意,迟迟未下,这也是悬在世民气头的一件大事。

采玉应了一声,忙扶太后起来梳洗。太后忽又想起来一事,道:“对了,上午皇后宫中派人过来,恍忽传闻好象有甚么事要禀我,是甚么事儿?”

嘉庆殿中统统还均是乱纷繁的,尚宫采玉捧上药来,太后只喝了一口便推开了。采玉奉侍太后已久,此时见太后如此,心中哀伤。也不过是几天工夫,太后整小我蕉萃地脱了形,不过是四十开外的人,平素保养得宜,望之如同三十许人,此时却俄然老态毕现,眼角之间俄然平增了很多皱纹,整张脸也削了下去。

本来,太后为长辈,断无委曲了太后先让着皇后之礼。寿成殿的总管刘承规,天然也是晓得太后如此委曲责备的原委。本来在明天天子即位之前,很有一番波折,倒是与太后有关。当时太后听信大内总管王继恩勾引,欲另扶楚王继位。不料平时看似胡涂的丞相吕端却在关头时候力保太子,将王继恩锁拿,太子及时进宫,在灵前即位。

葬大行天子于永熙陵,下旨第二年改年号为咸平。

此时李氏一族,一败涂地。当明天子本非太后所出,将来环境如何,却也不知。太后心中忧苦愧急交焦在一起,再加上哀伤先帝驾崩,此时一并发作出来,乱纷繁几日搬家结束至嘉庆殿后,便病倒了。

公元997年,大宋至道三年三月,宋朝的第二个天子赵炅,驾崩于万岁殿,长年五十九,庙号太宗。宋太宗原名赵匡义,别名赵光义,继位后改名赵炅,继位后承宋太祖遗志,灭南唐、吴越、北汉等盘据国,终一统天下。宋太宗在位共二十二年,改元五次,为承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