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第2页/共2页]

刘娥笑道:“太后细想,莫说允升是皇孙,便是亲生的皇子,长到十四五岁这个年纪,依着宫中旧例,也要出宫分府另居。打楚王起,到官家与诸位王爷都是如此。便是八王爷,那是先皇惯例要多留着他两年,到现在也分府另住了。再说,皇孙这一出去又不是不返来了,只要太后喜好,随时能够返来看望太后。不但是皇长孙,太后喜好皇孙,诸家的皇孙都能够经常来看望太后,到时候,只怕太后嫌吵得慌呢!”

真宗脸顿时沉了下来:“上谕已发,岂可收回!”

这边宫女们捧了热水上来,杨媛忙亲身上前,奉侍太后挽起袖子,那边刘娥也拉了允升畴昔洗脸。

真宗微微一笑:“母后这是说得那里话来,朕做错了甚么,母后尽管束训,说出这等重话来,做儿子的如何敢受!原是朕得知母后迁出正阳宫后,竟未迁入上阳宫。觉得是主子们不经心,这嘉庆殿是偏宫,如何让太后住这里,岂不是有违祖制。”

真宗见李太后梳洗,趁机道:“朕有朝事未完,太后有甚么事,尽管叮咛她们几个罢!”

刘娥忙笑道:“太后跟前哪有我的座儿,我原是该站着奉侍的!”

真宗乘了车驾,仓促向西宫嘉庆殿行去。

此时见着真宗态度已软,便顺着台阶儿下了,回过甚来对真宗道:“升儿天然是要出去的,我原也是这么筹算,只恨主子们无礼,却不晓得这是官家的意义,还是他们自作主张?”

真宗却不明白李太后为何对上阳宫有此莫名其妙的心结,闻谈笑道:“太后既不喜好上阳宫,那朕便为太后另起一座新宫。不然,让太后住在偏殿,岂不教天下人说朕不孝!”

未等车驾停稳,真宗已是跳下车驾,问道:“到底是如何回事,如何闹成这般模样?”

郭后无法,只得跟在他的身掉队去。

真宗皱了皱眉头,道:“太后有话好话,何必出此重言!”说着,看看了身边的郭后,表示她上前。

李太后厉声道:“我不管,我与允升相依为命十余年,谁要夺走他,除非踏着我的尸身!”

杨媛忙劝道:“太后放心,允升是个重交谊的孩子,断不会忘了太后的!”

刘娥忙劝道:“太后多虑了!”

李太后此时倒是谁也不睬会,哼了一声道:“没你甚么事,下去!”

过了几处宫墙,遥可见嘉庆殿外,挤满了宫娥内侍。张怀德喝了一声:“皇上驾到!”唬得众宫娥们纷繁散开跪下,便稀有名嫔妃自嘉庆殿中仓促跑出来接驾。

此时杨媛忙使个眼色,轻声令道:“还不快奉侍太后、皇孙梳洗!”那边四五个宫女忙捧了玉盆、巾帕、铜镜等上来,跪于李太后榻前。

李太后笑道:“你这会子倒跟我装怯,刚才天子皇后都不敢跟我说话,你倒敢了!”

真宗走进嘉庆殿内殿,但听得哭声更响,李太后坐在床上,紧紧抱着皇长孙允升,已经是哭得双眼红肿神采煞白。众嫔妃宫娥黑鸦鸦地跪了一地,此时见得真宗到来,纷繁转向迎驾。

李太后叹道:“这一世若论高贵荣宠,王德妃是万般不及我。但是只一桩事,她便赛过了我,到现在我竟是万般不及她了。”

杨媛不解:“德妃如何了!”

刘娥垂首道:“方才是逼不得已,莫非看着太后与官家生分不成,也是急出来的罢了!”

李太后听着听着,不由地渐渐松开了紧紧抱着允升的手。

郭后仓猝迎了出来,她一贯雍容华贵的仪表,此时也显得较为狼狈,发乱钗斜地跪下道:“臣妾拜见皇上!”

李太后听得她提及旧事,心中一酸,眼泪不由掉了下来。她不欲在人前表示软弱,这边抱着允升,这边扭过甚去拭泪。

李太后嘲笑一声:“偏宫也罢,正宫也罢,那上阳宫鬼气森森的,我死也不去。”这上阳宫本是历代太后所居,最后是太祖之母杜太后所居,厥后太宗继位后,将太祖皇后宋氏搬家在上阳宫。其中的景象,她倒是晓得的,宋后临死前几年,痛恨极深,凄厉谩骂,连太宗最后去看她时,也被吓出一身盗汗来,小病了一场。宋后身后,宫中传说她在上阳宫阴魂不散,原上阳宫的宫女们也纷繁吓病。李太后对此中经历一向深知,更不敢住到上阳宫去。

真宗顿足叫道:“皇后呢!”

李太后长叹一声:“我一个老婆子算得甚么,宰相奏事,那是甲等要紧的事。官家归去罢,莫教我迟误了朝政,倒是我的罪恶了!”

郭后道:“臣妾不敢说上谕不对,只是太后口口声声,说是死也不肯意去上阳宫,又舍不得允升。看这模样怕会出事,官家,要不然先收回这两道上谕吧!”

刘娥只感觉心头一颤,整颗心顿时沉了下去。

李太后幽幽隧道:“我只是想起王德妃了!”

刘娥笑道:“多谢太后谅解!”

郭后被她这一厉声,倒一时不敢回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