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欲擒故纵[第2页/共2页]
看出杨科心中另有些顾虑,徐刚拍了拍他的肩膀朗爽地笑着说道:“我话已经说在前头了,不管给你派多少人借你多少设备,都不收你一分钱,你只要供我这帮兄弟吃好喝好就行了。恰好比来没甚么工程,这一大帮人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到你那边去帮手混口饭吃,这招叫‘偷梁换柱’。刚才你们已经算得很清楚了,在普通环境下这个工程需求一个半月,不成能有任何别的公司像我们如许不吝统统代价压这么多人上去,以是别人能够承诺的工期不会短于四十天。我们把工期定为三个月,是为了给人形成一个假象,算是‘缓兵之计’。采取这类新的计算体例呢,则是‘抛砖引玉’。再说我们承诺的工期固然是二十天,但实际上的可用时候起码有三十天。中标了得先公示吧!按规定公示时候是一个礼拜,这里就多出来七天。二十天的工期是从条约签订当日开端算的,找个来由拖一拖晚几天签条约,不就又多几天出来了?你底子就没需求担忧时候不敷用。”
但杨科的这个定见,也被徐刚反对了,徐刚说要玩就堂堂正正地玩,犯不着耍这点谨慎眼。别的徐刚还说,把门槛定得低一点有个好处,能够让更多的企业来投标,大要上看去会显得更加公允公道。如果门槛定得太高,万一那些至公司嫌工程太小或者有别的甚么设法都不来投标,参与竞标的企业数达不到招标法规定的三家以上,就会形成流标,还得重新再来一次,太费事。时候就是款项,早一点把工程拿到手,便能够早一天完成,节流下来的时候去接新的工程好不好?
本来他打的是这个主张,难怪如此风雅!杨科心说这招又叫甚么,是“假途伐虢”还是“瞒天过海”、“暗渡陈仓”、“欲擒故纵”?但现在他已经上了徐刚的贼船,想下来是不成能了,只能但愿徐刚到时候不会“过河拆桥”,吃肉的时候能分他一碗汤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