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2章 惊喜[第1页/共1页]
靖康事情以来,朝报已经间断好久,现在总算是规复了。
...
不过,康允之因寿春之功而转任杭州以后,倒非常闹心了一阵。
这一看非同小可,那厮竟中了!这如何能够?他爹来信不是还说甚么虽没放榜,但猜想知名么?又几次看了几次,地区和姓名都没有错,便想着会不会是别州同名同姓的有官人?
虽有了主张,但嘴上却道:“你本来也是极有傲气的,怎现在倒不矜持了?”
“相公莫怪,婢子只是想着人说易求无价宝,可贵进士郎。李官人若真高中了,到时往扬州一去,万一家有待嫁的达官朱紫动了心机可如何好?世风日下,民气不古,落第以后抛妻弃子,改换门庭的人也不是没有,更何况李官人与二娘的婚事还只是空口无凭?”
蒲月,杭州。
“如何问?他爹复书说猜想榜上知名,又没有只言片语提及婚事。我康允之再不济也是穿紫袍挎金带,莫非还低声下气去求他不成?”
康允之一时不语,好久才道:“那厮能够真就一举过省了。”
“你小小年纪叹甚么气?”康允之公然问了起来。
巧云一听便去看二娘子反应,只见她正添饭,乍听喜信手中饭勺一抖掉出很多米粒,发觉到本身在看她后,从速低了头,只是嘴角那抹笑意却如何也褪不去。但忽又蹙起眉来问道:“爹为何说能够?”
作为杭州长官,他早就晓得了两浙路的登科环境,以是没再看下去的**。
在这神仙乐土普通的处所当一把手,那天然是非常舒畅的。以是,苏东坡在主政杭州期间才会收回“时于冰雪中,笑语作春温”的感慨,又说“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适宜”,实在归结起来就一个字,爽!
本年到任后,他几近没有一日安逸,先是共同御营军剿除乱军贼党,紧接着便动手措置相干善后事件,一向忙到现在才算消停下来。
这一日,他正坐在佥厅理事,押司送来一件文书放在他的案头。开初他并没有重视,直到把手中公文阅毕署上姓名放还以后才发明,那竟是一份“朝报”。
话没说完,听得外头脚步声响,侧首一看来的是老管事何三伯。只见他面带忧色,法度轻巧,一出去就喊道:“相公,说出来都叫人不信!”
康惜月内心担忧不便明说,只能强笑道:“婚姻大事但凭父母作主,女儿也是目睹父亲对他喜爱有加,着力汲引,这才……”
康允之一听就火了:“他敢!到时我……”说到这里,俄然嘲笑起来“若果然如此,也由得他去!就凭我儿这般才貌,还怕挑不到进士郎?”
巧云瞪着一双大眼在旁察颜观色,知她言不由衷,便故作姿势一声叹。
这个东西在明朝叫邸报,清朝叫宫门抄,在宋朝由京师的进奏院印刷,下发给诸州进奏院,以便让处所守臣知悉朝廷静态。
客岁杭州军乱,多名官员被杀,东南第一州被闹得鸡飞狗跳,轰动行朝,官家大怒。当时恰逢他上奏称丁进之围已解,赵构闻讯便对大臣说“克日帅守之弃城者,习以成风,此郡守得人之效也”。遂当即任命他为浙西安抚使兼知杭州,来当救火队长。
拿起来一看,天子迩来的行动,所公布的圣旨,以及首要官员任免环境都一目了然。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行朝的机构设置和职员调剂都慢慢趋于完美,大宋诸道群龙无首,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就要结束了。
“我在朝报上看到淮西类试放榜有他的姓名,也是锁厅招考,但那厮入县学也不过才一年不足,按说应当还不到火候。”康允之接过饭碗道。
一念至此,又想起李昂来,离了佥厅仓促回到内宅。却见女儿已经筹措好了午餐,正和巧云在安插碗筷杯盏。待他坐定,女儿又知心肠奉上茶水笑道:“爹明天倒定时了一回。”
“爹如何俄然提及这个来?”康惜月不解地问道。
康允之清楚,这一来是因为兵乱导致参考人数骤减,二来也是官家初次在省试限额,规定十四取一而至。
很快到了中午,他清算了一下案头,公文该拿去让通判副署的命相干吏人送去后,就起家想回后宅。哪知刚站起来便感受腰酸背痛,心想着确切不复丁壮,老之将至矣……
但脑筋里俄然闪过一个动机,他找到了两淮那一列,手指着顺次往下,只见上面清清楚楚的印着:淮西正取薛徽言以下二十八人,并锁厅试李昂一人。
康允之接过,拿杯盖悄悄荡着茶沫,心有所感道:“你兄长在外为官,数年可贵一见。幸而,另有你在身边聊慰老怀……”
“那,爹修书一封去问不就行了?”
这话听得康惜月心头不安,只因李昂要赴省,以是两边长辈当初只是口头上定下了这门亲,并没有颠末任何本色上的礼节。现在,他父亲不提婚事,我父亲又不肯纡尊降贵,莫非就这么一向拖下去?
康允之虽吃着饭,但一向留意女儿,见她面上阴晴不定,心头暗叹还真是女大不中留。但父母爱后代,必为其计深远,且不管那亲家翁,万事看在佳婿可贵的份上,再修书一封,觍颜去问就是。
翻到最后一页,倒是附录一张,大略通报了一下建炎二年戊申科诸道类试的放榜环境,今科天下共取正奏名进士五百五十四人,较上一科大幅缩水。
巧云心说挑个进士轻易,可要找个合你女儿情意的却千难万难。正想劝他时,康惜月本身终究开口了:“爹,他能危难之时挺身而出,自该是个有情有义之人,断不会如此不堪。只是他父亲……”
只是现在没法确认,想了一阵,徒惹心烦,便将朝报扔到一旁,持续埋首办公。
如果做一其中国汗青上最受推许都会排行榜,此地无疑会名列前茅。只要到了杭州,你才会明白甚么叫“得天独厚”。又特别是在宋朝,因位置优胜,资本丰富,经济发财,人文聚集,更被誉为东南第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