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第2页/共2页]
站在郡府大门口,刘辩昂首朝郡府门头上挂着的“安邑郡”三个大字看了一眼。
亲兵们退到身后,刘辩也不进正厅,领着世人径直向后院走去。
跟着刘辩一同进入府内的亲兵领受了保卫兵士们的岗亭,将全部郡府鉴戒了起来,刘辩则与徐庶一道,径直走进后院王邑的书房。
河东安邑城,在东汉末年算得上是少有的繁华城池。
在涑水沿岸全歼了王邑带领的河东军主力,刘辩带领雄师马不断蹄的向着安邑进发,间隔安邑另有些路程,远远的他就看到安邑城墙上早已插满了他的战旗。
要说王邑,也算得上是个非常风雅的人。他不但爱好花草,还喜好读书、操琴,虽不算是个大儒,称个小儒却不为过。
“那王邑倒是个懂情味的人!”看着满园绽放的月季,刘辩扭头朝一旁的徐庶微微一笑,对他说道:“官府本王倒是进过几个,后园栽种着花草并不希奇,只是这前院……”
这些百姓一边烧黄纸,一边嚎啕大哭,情状非常悲楚。
“安邑郡府倒是气度!”看了一眼门头上的大字,刘辩对身边的徐庶小声说了句话,抬脚走进郡府。
看了一遍及帛上的小字,刘辩抬开端,向徐庶问道:“这是何解?与迟延克服光阴,有何干联?”
刚进天井,他就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暗香。
一群亲兵应了一声,抬脚就冲要到花圃前去糟蹋花草。
“诺!”刘辩不让拔这些花草,徐庶也不好再对峙,因而应了一声,朝那群冲要向花圃的亲兵们摆了摆手。
“臣下已有安排!”徐庶点头应了一声,跟着刘辩向城内走去。
“智囊要本王迟延涑水之战的胜利光阴,究竟是为何,可否奉告?”把那本手抄的《春秋》往一摞书上一撂,刘辩扭头看着徐庶,向他提出了心内的迷惑。
“本来如此!”刘辩点了点头,一手捧着布帛,另一只手指着其上的两行字,向徐庶问道:“像闻喜、猗氏这等不肯投诚之地,该当如何措置?”
走到一摞文籍前,刘辩伸手拿起一本手抄的《春秋》,很随便的翻看了两页,对跟他一同进屋的徐庶说道:“王邑读的书倒是很多,这等人死了,倒是可惜!”
在涑水岸边,刘辩的统统作战打算几近都是徐庶在出兵前提前为他做好的,只要涑水截流与厥后疆场上的一些详细应对,是刘辩因疆场情势而临时做出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