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凌云宫会仙殿[第2页/共2页]
这些完整都与“镇陵谱”上的描述不异。在这危崖的绝险之处,盘岩堆叠,层层宫阙都嵌进峭壁当中,逐步降低。凭虚凌烟当中,有一种欲附不附之险。我们三人看得目炫心骇,沿山凹的石板栈道登上玉阶放眼一望:但见得金顶上耸岩含阁,绝壁古道处飞瀑垂帘,深潭周遭古木怪藤。四下里虹光异彩浮动,遥听鸟鸣深谷,一派与世隔断的脱俗气象。若不是事前见了很多藏在这深谷中令人毛骨耸然的事物,恐怕还真会拿这里当作一处瑶池。
“古滇国”固然偏安西南荒夷之地,自居化外之国,但最后时乃是秦国的一部分,王权也始终把握在秦人之手。到汉武帝期间,所制作的这座“献王墓”天然脱不出秦汉修建的团体框架,表面与布局都按秦王制,而修建质料则接收了大量汉朝的先进经历。
狮子所蹲伏的铜台刻着凤凰和牡丹。三者综合起来意味着“王”。兽中之王,鸟中之王,花中之王。
我忍不住笑骂:“献王大抵想做神仙想疯了,觉得在绝壁峭壁上盖座宫殿,便能请神仙前来相会,陪他下棋探琴,再传些长生不死的仙术。”
shirley杨对我说:“又有哪个帝王不寻求长生呢?不过自秦皇汉武以后,后代的君主们大多明白了那只不过是场如光似影的梦,生老病死是大天然的规律,即使贵为真命天子也难以逆天行事。即便是明白了这一点,他们仍然但愿身后能享用生前的繁华繁华,以是才如此看重王陵的安插格式。”
这段玉阶本就很难行走,又要架着瘦子,更是非常艰巨。三人连拖带爬,好不轻易蹭到阙台上,我问shirley杨要了金刚伞,来至殿门前,见那门旁立着一块石碑,碑下是个跪着的怪兽,做出在云端负碑的姿势。石碑上书几个大字,笔划庞大,我一个也不识得,只晓得能够是古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