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李龟年[第2页/共2页]
李昌国固然不是讲故事的妙手,倒也条分缕析,清楚明白,非常动听,非常惊险,时不时就会引得群臣惊呼。
李隆基的训话并不长,浅显易懂,若他说些文绉绉的话,将士们反而听不懂,如此说话,深得军心,将士们个个喜上眉梢。
李昌国看在眼里,和郭子仪、李光弼对视一眼,点头苦笑。军中喝酒,都是如许的,要他们象群臣那般喝酒,那是不成能的。
(未完待续)
“干!”李隆基端起酒杯,冲将士们遥遥举杯,一仰脖子,喝干。咂吧着嘴唇,意犹未尽,睁大眼睛打量场上风景。
听着将士们的群情,很多大臣忍不住笑出声。
另有更让群臣不爽的是,将士们一杯下肚,大声赞好酒,声音清脆,如同打雷。然后抓起酒壶就斟,斟酒就喝,喝了再斟,一杯接一杯,就没品过。
李昌国放眼一瞧,好家伙,这酒宴完整分歧。朝臣面前多是菜碟,而将士们面前是大盆大小盆,好象喂猪似的。
他瞥见的是两种分歧喝酒的气势。群臣是渐渐的以唇就杯,斯斯文文的喝干,中规中矩,不失一点礼节。
“好了,不说这事了。”李隆基挥挥手,接着扣问一些细节题目。他最感兴趣的就是从天而降攻突破壶口一事,掏根掏底的问。
“我们是粗人,有的是粗喉咙大嗓子,大盆才带劲。”
这其中年人约莫四十来岁,身长甚高,人长得很清秀,让人一见就生出好感。
“大音乐家李龟年?”李昌国大是讶异,坐直身子,睁大眼睛,筹办赏识李龟年的音乐。
只要少数大臣和李隆基看得不住点头,大多数人大臣是当猴戏在看。
群臣把酒喝到嘴里,还要渐渐咀嚼一番,仿佛他们是品酒大师似的。而将士们倒是咕噜一声就下肚了,惹得一众大臣直皱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