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布局[第2页/共2页]
徐卫心知肚明,三叔看破本身的企图,这话实在是说给殿内的天子大臣们听的。其言下之意就是,伏击之事可行,但徐卫的兵力不敷。略一思考,即答道:“回枢密相公,据卑职刺探,金东路号角称十万,实则出燕云之时,不过六万余人。一起南下,折损很多,至滑州战役为止,止余四万不到。虽收降叛军,却不堪重用,早已被姚都统与卑职耗损怠尽。今斡离不之兵力,卑职断言,毫不超越四万人。”
赵桓闻言,几次点头道:“何爱卿所言甚是,徐卿,意下如何?”
几位宰相早被徐卫鼓励起来,都想再进言,想让官产业殿决定,赵桓却已命退下。出了垂拱殿,因局势恶化,各位朝廷要员皆行色仓促,直投有司而去。独何栗立于台阶之上,殿檐之下,徐家叔侄出来今后,他回身含笑而视。
赵桓听了这话,倒没有任何质疑,他已亲身询问过叛将李文兴,心知徐卫所言不虚。只是,从客岁开端,宋军战力低下的题目透露无余,金军常能以一挡十。徐卫所部,多为新军。是否能战,还是未知之数。如果真要伏击,就得从城内增兵啊。
赵桓作难,苦着脸道:“爱卿所言,朕也明白。可现在东京兵力本就不敷,四方勤王之师尚未达到,若姚徐有失,怎生是好?”
赵桓不决,舒展着眉头一言不发。东京暴*,军民求战之声愈演愈烈,政局可说是乱成了一锅粥,此时确切需求一件大事来转移百姓的重视力,东京不能一向如许闹下去。何况,斡离不挥师扣京,徐姚两军本就该前去抵挡。可冒然伏击,会不会有风险?
“日前,金军三处大营都已开赴,兵锋所指。直向东京。”徐卫说到此处,成心顿了一顿。见天子大臣尽皆色变,独三叔徐绍稳如泰山。“臣以为,这是天赐良机!金人不顾东京四郊强兵驻守,企图直趋帝阙。是以,臣请陛下,伏兵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