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议升官[第1页/共2页]
赵桓在接报的当天,欣喜地表示要“加餐一食”,又命有司叙功后,亲笔草诏,进徐彰为少保,武宁、安化、平洮三镇节度使,官居一品,可谓光荣备至。又给调派“京东、河北制置使”,凡京东东路、京东西路、河北大名府路统统兵马,并听节制。闻听徐彰在山东不辞劳苦,乃至身材抱恙后,赵桓还专门派出太医到火线替其诊治。
靖康四年事末,金国以南朝屯兵边疆,行挑衅之举为由,命令高世由李植遣军击之。高世由对于此事非常主动,命其子高麒,侄高平统兵七万余,经运河东渡,重入大名府。高世由较之李植,固然不熟军务,但河北一地,在两次金军南侵中,投降的宋军将领兵士是最多的。女真人决定操纵高世由以后,将南军悉数托付予他,而他本人也操纵这段时候,大肆兼并义兵。招募流国蠹寇,现在已经号称马步军三十万。就因为这一点,东京朝廷任命的北京留守司官员,都以各种来由敷衍推让,不去到差。
而对于徐卫,赵桓不止一次跟枢密使徐绍提起。说你这侄儿功大,朕内心是稀有的,他即使年青一点,可也经历了这么几年磨练,朝廷又恰是用人之际,现在作个知军,委实有些不得当,可酌情晋升。这一回徐绍这当叔父却不再禁止,本来他的设法和李纲当月朔样,深思着等过一段光阴,把徐卫提作华州知州,再兼个本路经略副使。可现在,曲端作为大帅,兼任了华州知州,而姚平仲也因为军功升任陕华路经略副使,倒把徐卫的晋升空间给挤占了。
而对于本身一手汲引的姚平仲,官家也不怜惜犒赏。亲身唆使有司,擢升平仲为陕华路经略安抚副使、兵马副都总管,仍保存原职陕州兵马都总管。
高军六万余,铺天盖地直扑山东,往禹城而来。徐洪不战,弃城而遁,高麒高平都以为山东再无兵可用,此次可一举囊括齐鲁大地,因而分兵而进。高平攻济南,高麒攻东平。
粘罕大怒,命卫士“执剑夹承”作威胁。洪皓浑然不惧,厉声道:“姚徐诸将已厉兵边疆,国相岂能安坐乎!”
河东河北两线接连取胜,导致大宋朝野道贺。固然此次作战时候短,范围小,只能算是部分小争,但火线将士痛击高李二逆,挫敌凶焰,大大鼓励民气士气。
但一山难容二虎,此二人俱为山东骁将,徐洪在“青沧援真定”一役,统统官军望风披靡之际,与女真人血战,杀伤相称,并且特别善于排兵布阵。两人军阶又不异。都是一府兵马都总管,在如何应敌的题目上呈现了分歧。关胜主攻,徐洪主守,将帅一失和,天然累及全军,在刘新镇被高军击败。徐彰赶到火线后大怒,同时将两人降官三极,以观后效。在通盘考虑战局以后,徐彰以为高军势大,以挟新胜之威,正急欲求战。当诱敌深切山东。寻机击破。遂引兵退往禹城,留下徐洪少量兵力守城以后,雄师全数往孙耿镇集结待命。
而河东方面,就更成心机了。李植接到粘罕的号令以后。一再迟延,迟迟不出兵。完颜突合速几次催促,他才慢吞吞地集结了不到三万人的兵力,由部将向忠带领,向绛州进发。后屯兵于官水镇,与宋军对峙。向忠几次派出探子,想窥视宋军真假,都被徐卫的部下截杀。向忠暗思,面前敌对的是紫金虎,客岁也是这个时候,在小西山一仗打得惊天动地,本身掌控击败他么?更不消说,另有被关中豪杰推为“小太尉”的姚平仲。算了算了,我本身归去得了,因而不战自退。
果不其然,洪皓一行颠末李植掌控地区,李军慑于姚平仲等南军大将在边疆集结军队,没敢动他们。可刚到代州即被截留,所带器物皆为金兵掠取一空,洪皓本人更是被押送前去云中,见到了粘罕。粘罕涓滴不睬会他对因而否成心立伪帝的诘责,逼迫他到李植麾下去作官,许以转运使等要职。洪皓严辞回绝说:“臣万里奉命,决不偷生鼠狗间!”
姚平仲这回出来,铁了心要建功扬威,哪能让他这么等闲就走了?也不知会徐家兄弟一声,单独命杨再兴率精骑三百狂追,本身领数千兵在后,一起掩杀。向忠见追兵人少,命令反击,可他的兵力十倍于姚希晏,竟不敌!特别是杨再兴所部,来往抵触,如入无人之境,杀得三万雄师始终稳不起阵脚。向忠惊怒交集,又担忧徐家兄弟引兵来援,只得逃遁。姚平仲仍不放过他,一向追出平阳府境,方才调休。杀敌数千,缉获兵器粮草无算。当李植亲率雄师赶来时,徐胜徐卫业已挥师北上声援。看得出来,小西山一战给李植留下了深切的印象,他实在不肯与虎捷乡军正面作战,还军入威胜,死守不出。
高世由是文臣出身,反倒比武臣出身的李植胆小。当即增兵火线,摆出一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架式。两国军队虎视眈眈,剑拔弩张,筹办一决高低。与此同时,大宋派出的使节星夜嫌程赶往金国境内,却一起频遭骚扰,截留,最后消息全无。东京方面苦等动静,在第一批使节出发后不久。又派出龙图阁侍制,假礼部尚书洪皓为使,改走河东。他先到绛州,见了姚平仲徐卫等将,直接言明“此去恐无复还之日,诸君尽力。”
高麒惊闻此讯,仓猝回师,又在长清县被徐彰大败,引残军向大名府逃窜。徐洪关胜引军追击,一向追到夏津县,因粮草不济而还。高军七万人出来,不到两万人归去,高世由捶胸顿足,将儿子骂了个狗血淋头。惊骇徐彰率军北上,他接连放弃大名府以北数州县,再不敢觊觎山东。
粘罕气得连帅案都踢作两段,狂吼道:“迟早必执紫金虎!”遂命将宋使推出帐下斩首,随行官员大多骇得面无人色,独洪皓大声抗辩,全无惧色。时韩昉滞留粘罕军中,备询南朝军政大事,见洪皓如此行动,赞道“真忠臣也”,并向粘罕讨情,才免了一死。被扣押下来。
使臣接连落空消息,让东京朝廷认识到了题目的严峻。接连命令给陕西的李纲,山东的刘豫,要求他们密切存眷河东李值,河北高世由,有任何风吹草动,务必银牌快马报往东京。
高世由也晓得现在坐镇山东,卖力军务的是太尉徐彰。可他更清楚现在山东境内是“盗贼满野”,当初南朝调青州沧州之兵以援真定,成果惨遭失利,而山东之兵,大部分又在两次勤王之事平分开故乡,终不得还。是以他以为,就算徐彰再能征惯战,总不能画饼充饥吧?
高平是高世由的亲侄儿,实足一个花花太岁,在其叔父降金之前,狗屁都不是,整天干些寻花问柳,玷辱良**女的活动。现在高世由青云直上,全部家属鸡犬升天。高平这类纨绔后辈,也能成为一方面统帅。离了他堂兄高麒的节制以后,高平尽情枉为,纵兵打劫,行至孙耿镇,遭受徐彰雄师突袭。关胜带领不到十骑,一起冲到他中军,几乎活捉这厮。高平所部溃不成军,仓促西逃。还没到禹城,又被徐洪半道截杀。高平死于乱军当中,骸骨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