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文学网 - 历史军事 - 宋阀 - 第四百三十五章整合西军

第四百三十五章整合西军[第1页/共2页]

徐绍听了这话,看着侄儿直咂嘴:“啧,我就说,徐家后辈天生都是带兵的料。无时无刻,内心都装着将士,好。这事上头也批复了,马泰追赠同州察看使,并赐葬银,其父母、嫡妻、后代,各得抚恤一份。马泰是儿子吧?这孩子将来成人,若愿参军,可隶其父生前所部,按他父亲的级别,可直荫正八品武职。这当然都是按朝廷的轨制办理,如果他家里确有甚么特别环境,那就再作计算。”

徐卫满口应下,出了门,那府中管事直接将他请到了书房。

徐卫那杯茶还没喝几口,徐绍就出来。他乃至连那身紫色的公服都没来得及换,快步从内堂转出后,望定徐卫,笑道:“子昂一起劳累,怎不在馆驿安息?”

对于甚么嘉奖,徐卫实在不太上心。他已经作到三品,再往上,也就是大宋武臣们梦寐以求,视为至高光荣的“建节”。但节度使到了宋朝,只不过是一个荣衔,他看重的,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过,他现在手里已经有七八万兵马,防区几近包括全部陕西南部。再想进一步,除非徐绍把陕西宣抚措置使的位置让给他来坐。

“你能这么想,殊为不易。但也不必过于固执,你以优势的兵力击败金军精锐,已经是大功一件。叔父给镇江行在的上奏,官家御笔亲批,说你这一仗打得好。嘉奖你的圣旨几天之前就到了,等诸路帅守到齐,叔父再公开宣布。”徐绍欣喜道。

“再大也还是徐家的子侄。”徐卫笑道。

人才谁都想要,但徐卫并没有筹算将这个侄儿一向留在本身军中。徐大领受了环庆的军务,固然宣抚措置司还没有明白表态,但徐卫并不丢脸出,三叔的意义,是想把陕西诸路里最易守难攻的两路拉成一片。既削掉了曲端这个刺头儿的兵权,又便于泾原环庆两路的整合。

看到徐卫点头以后,他持续道:“你在陕西数年,叔父问问你,之前西军最大的题目在那里?”

却说徐卫徐成两叔侄溯渭水西进,纵马于秦陇之间,沿途只见秋收已毕。到处可见收割以后的地步和翻土的农夫。仅仅距此数百里以外,宋金两军不止一次的浴血拼杀,争得你死我活。但这一地区却并没有遭到影响。不客气地说,这内里徐卫的功绩最大。如果不是他搏命守住了长安一线,陕西恐怕还真得完端赖四川用饭了。金军固然占据了鄜延一起,以及关中平原的东部,但对陕西来讲,尚不算伤筋动骨。起码在地理资本上,没能掐住陕西的命脉。

玄月二十七,徐卫达到秦州城。实在严格提及来,作为秦凤帅,这里才应当是他办公驻兵的处所。到馆驿把住处安排安妥以后,他命军士外出采买了一些礼品。毕竟于公来讲,徐绍是长官,但于私,倒是徐家现在独一的长辈。需求的礼数,还是要尽到的。

徐卫当然没让他绝望,几年下来,徐成的军功固然不如杨彦张宪这些将领显赫,但也实实在在立下了汗马功绩,并充当徐卫军中的同统制,迈入中级将领之列。并且这几年来,徐成一向身在西军战事最多的军队当中,有着丰富的对金作战经历,已然生长为一名干才。

不过徐绍提起这个,他倒想起一件事情来:“叔父,对阵亡将领的抚恤追赠……”

别的徐卫此举另有一层意义,他和徐原之间,抛出小我豪情不说。两人都是当今陕西境内,手握重兵的方面大将。和徐原保持密切的干系,对徐九来讲,是无益的。

筹办伏贴,他先去宣抚措置司报了个到,可巧徐绍因公并不在衙署。遂回馆驿,一向比及停晚时分,才带着礼品投徐绍官邸而去。

徐绍的府邸在秦州城中间,很轻易就找到。徐卫在门前上马的时候,那看门的仆人并不熟谙他。见他骑着马来,背面跟着两个挑着东西的兵士,便把他当作了来拉干系的官员。徐卫上前客气地请他通报时,他竟然举头头哼哼叽叽地问道:“这位官人打哪来啊?欲见我家宣抚相公,但是有公事?”

这天然是一件功德,但环庆最早是由王似掌管,厥后曲端又去插一杠子,环境很庞大。大哥接办此地,想必也是头疼得紧,可谓恰是用人之际。这时候把他儿子送归去,应当是最合适的。

将徐卫引到花厅坐下后,又亲身奉上了茶水,那人道:“经略相公安坐,小人这便去禀报宣相。”

“侄儿见过叔父。”徐卫站起家来,一本端庄地要行大礼。

徐卫依言入后堂,拜了婶娘。一句“父母皆故,叔父便为父,婶娘便是娘”,听得徐绍的老妻眼泪都快下来了,直说“我的儿,可贵你有这份心。兵马倥偬之际,多来看看你叔父婶娘才好。”

“不急,你把这些东西收下再去,有劳。”徐卫客气道。

实在现在,自徐绍到陕西以后,军务这一块格式的分别已经初见雏形。泾原环庆,以徐原为首。秦凤永兴,以徐卫为首。熙州河湟一带,固然还是由熙河帅王倚掌管,但姚平仲已经回熙河任职,以姚家的背景来讲,姚平仲早迟早晚是要接这个班的。而徐卫,与徐原乃是堂兄弟,和姚平仲又通过一系列事件,化解了早前的冲突。如此一来,徐卫在陕西,根基上不存在对峙的人。

转眼间至玄月尾,因宣抚措置司早有明令,于月末召各路帅守至秦州议事。徐卫遂将军务托给吴玠等人,至于京兆府的政务向来是由司录官打理,他普通不过问。而后带着堂侄徐成,只领数十卫队,奔秦州而去。之以是带徐成同往,他是有考虑的。当初,徐大将次子托给堂弟,启事就在于,徐成是个浪荡子,向来不循分,专好惹事生非。又因为徐原已经荫补了宗子徐严,临时没有机遇再安排徐成。是以,便送到堂弟徐九这里来。一来,历练历练,二来,也图个一官半职。

徐绍看起来非常欢畅,将侄儿上高低下打量,不由得叹道:“真是难为你在前头苦心运营。罢罢罢,你先去背面拜过你三婶再来发言,她可经常念叨你。”

徐绍从速一把捞住他,指责道:“你现在是一方帅守,又不是当娃娃,何必行此大礼?”

徐卫听完,点头道:“这些想来能够保障他的家人了。”

提起这事,徐卫就有些烦恼,叹道:“不敢相瞒叔父,在华州实在和金军拼个两败俱伤。最后固然胜了,但丧失也极重。本来欲图鄜州,不料无功而返,这还是侄儿轻敌了。”

“你此番出兵,在华州击败金贼,斩获甚众,行在非常对劲。”徐绍说道。

自回师长安后,徐卫倒也没法闲着。有功将士的叙功升赏,阵亡英烈的抚恤悲悼,防务要变动安插,军队要重新整编。这桩桩件件,离了他不可。幸亏,再如何忙都在长安城里,白日或在帅司,或在府衙,早晨总能回到家中,吃上适口的饭菜,睡上和缓的床铺。如有兴趣,还要邀三五弟兄来家中一聚,喝点小酒。兴趣再高一些,出去寻个酒坊,唤三五歌伎文娱文娱,张玄月也决然不会有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