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文学网 - 历史军事 - 宋阀 - 第七百九十章 翁婿和睦

第七百九十章 翁婿和睦[第1页/共1页]

刘光国跟马五谈好以后,当即飞顿时报杭州。天然不是报往朝廷,而是报给天子。赵谨得知动静今后,不知轻重,只道金人白白偿还山东,是大宋捡了个便宜。至于对方提出的四点要求,于大宋也无甚坏处。他怎不想想,女真人甘心将山东之地拱手相让,以调换南朝接管其四点要求,岂有有害之说?他还以为,这是大宋军威所至。

除此以外,宋金为兄弟之邦,大金国不再称大宋为“江南”改称“南朝”为表诚意,山东全境,大金邦交还大宋,不取分毫。

舍此以外,白白得了山东,有何不成?

这句话从他嘴里说出来,还真叫大臣们感觉新奇,因而全洗耳恭听,心想着圣上能有何事还向文武百官咨询。

就这么地,对女真人得出的要求照单全收,天然,好处也是来者不拒。不过大半个月,刘光国和耶律马五就一拍即合。只是,他们两人,毕竟只是火线统兵将计,虽说是秉承上意在办事,可终究还是要各自的天子批准才行。并且,有些过场,还是必必要走的。

到了殿内,文武两班站定,殿头官喝声止处,天子驾临。自不免推金山,倒玉柱,高呼万岁。赵官家端坐于上,看了一眼上面一片攒动的乌纱帽,不晓得是不是上火的原因,他连清了几声嗓子,这才道:“诸卿有事,可奏来。”

刘光远虽说没跟徐卫会过面,但却并不陌生。何解?他的正室夫人,乃是何灌何郡王的掌上明珠,何书莹。而徐卫的结嫡老婆,恰是何书莹的亲表姐。论起来,两小我还算对连襟。再加上何书莹跟徐卫的干系,刘光远对紫金虎能陌生么?

火线谈好了,只等两国互派使臣终究敲定便大功胜利。只是,一旦触及到互派使臣,想绕开朝廷就不轻易了。赵官家明白这一点,刘皇后更明白这一点,沈择给天子出主张,要想将此事办成,必须先在朝中营建阵容。

赵官家在皇后和内侍的调拨下,毕竟是决定瞒着朝廷。直接授意火线的淮南宣抚使刘光国与金国打仗。可天子到底还是顾忌着当局,再三申明,只是打仗,也就是说,即便刘光国在前头把统统都谈好了,终究拍扳定案,还是要由朝廷出面。

探到了这个口风,刘光国非常〖兴〗奋,打起了快意算盘。倘若,女真人肯把山东之地交还,而这事又由他主持,那么如同当年的童贯一样,复山东之功,该算在他头上。如此一来,朝廷就该兑现承诺,封他为郡王。今后,与何灌徐卫并列,只在麟王折彦质下。

为固然不算全功,可刘光国也大喜过望。兵败以后,他留下军队守徐州流派,本身撤到了宿州,便在此处与马五的使者来往。刘光国作得极隐蔽,除了他弟弟刘光远以外,连李显忠等神武左军初级将领也不知此事。颠末几番打仗,他大抵体味到了金国的企图。女真人这回是至心想和,也情愿作出让步,但愿结束两国几十年以来的敌对战役状况。

克日朝中并无甚大事,须得君前奏对,是以天子问出这一句话,殿下鸦雀无声。这倒也正合贰情意,遂道:“既然诸卿无事,朕却有一率,想问问各位臣工的定见。”

但他这只是他一厢甘心,女真人答不承诺,还得另说。为此,他主动派本身的亲信前去金营面见耶律马五,表示南边也成心和谈,那如何个和法,要看北方的态度和诚意。这话,要放在十多年前,出使金营的使者就算不掉脑袋,也得挨几个大嘴巴子。可今时分歧昔日,女真人节节败退,靠着耶律马五才在山东疆场挽回点颜面,是以,也只得忍气吞声。奉告宋使,我们是非常有诚意的。此前,宋金缔结的各种条约一概取消,南朝至眼下为止获得的好处,大金国完整予以承认。也就是说,你们光复了中原,光复了淮东另有河东打归去的地盘,我大金国不作他想,就是你们的。哪怕是你们徐郡王篡夺的西夏旧地,我们也承认既成究竟,不过契丹人占据的地盘,我们不予承认。

听到这些,刘光国美得鼻涕泡都同来了。不过别急,女真人有了充足的诚意,南朝是否也应当表示表示?马五随后提出了女真人的要求。这第一天然是结束敌对状况,休兵罢战,自不必提:第二,河东除卖力处所治安、剿匪、缉盗所必须之军队外,不得驻西军重兵此范围,包含麟府路在内:第三,南朝不得还都东京:第四南朝必须摒弃与契丹人的盟约,以示对金和好之诚意。

这一日,是蒲月月朔,气候已经很热了。凌晨时分,百官堆积宫门筹办上朝,因为酷热的原因,大臣们显得有些烦躁,说话的声音也喧闹了些。徐良被一大群同僚簇拥着,有会商着甚么。时候一到,御史出来了整班,而后向资政殿进发。

总的来读,于大金无益,而对大宋亦有害。

“自王师北定中原,战事算是歇了,至今今后,该当如何,诸卿可有设法?”天子问道。

此时,刘光远出来提示了哥哥一句,光是我们承诺可不异。这四条里,有两条不但我们作不得主,恐怕圣上也作不得主。一是河东驻军题目,二是摒弃盟约题目,这两桩都得看武威郡王徐卫的意义。

刘光国天然晓得徐卫威名之盛,权势之大,只是作为外戚,他很天然地就把本身站到了天子那一边。徐卫纵使有盖世之功,也不过是臣子罢了,官家如果决定媾和,他又能说甚么?他又敢说甚么?不管他。

刘光国也不是傻子,他纵览金人提出的这四条要求,发明女真人只在一个目标。那就是自保,不让在河东驻重兵,是怕徐九挥师北上,直捣燕云:不让还都东京也是怕一旦如此,恐怕接下来宋军就要杀奔河北了:让摒弃与契丹人的盟约,也是怕宋辽联手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