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投身庵门[第2页/共2页]
返回庵中,朱淑真怨道:“可圆师太已叫咱两次去用斋饭,不知你去了那边,也不奉告人家一声。”厉之华笑道:“我趁便去了趟湖州,采置些东西。所购之物均为你俩此后所需,你俩在这要住一段光阴,此后应单立炉灶,再者你俩不便去集镇购物,让庵中的俗家弟子帮代。我将银票均兑换了银两,也够你们用些光阴。”
可圆笑道:“厉公子那里话来,我佛最讲一个‘缘’字,既然来此,便是有缘,来则应安之,只要勿嫌沉闷,住它个十年八载,贫尼和众徒也是欢……”又一时忽视,突感大违削发人之口,忙用手掩住嘴巴,两眼瞧着厉之华有何反应。见他毫无发觉,便干笑几声又道:“这几间房,是庵中弟子的支属来看望她们过夜用的,好长时候没人住,望你们多加包涵。”
朱淑真羞道:“长辈拜见师太,您白叟家好。”
只见庵门紧闭,几人上前拍了打门。斯须,那门吱呀一声开了一扇,从门内探出一小幼尼。见有三人站在门外,遂见礼道:“三位施主来的不巧,本日庵中有客,三位明日再来拜佛祈愿罢。”
厉之华道:“此后长辈还要重谢。这银两我刚才已说是给观音大士饰光的,师太勿再推让。”可圆听他如此一说,心想这事还不好帮,半年也难化得一百两。见他脱手豪阔风雅,内心大喜,佯装谦让一阵,终究接了。
可圆走后,厉之华回房将此事向两人说知,二女闻之,皆大欢乐。
可圆早已看到了厉之华,不由细细打量一番,将他瞧得甚不美意义。
厉之华见脾气别出其他僧尼,如此之人,让朱淑真久留此地,倒似好说话。就道:“师太如此安排,长辈感激不尽,只是让您和众位小师太费事了。”
此处距湖州城不敷百里,又幸喜天不甚晚,一起疾奔,不消一个时候,已到湖州。
那小尼将三人引向庵堂右边的两间房内,说道:“三位施主且坐。”
厉之华道:“师太客气,长辈有个不情之请,还望师太恕以僭越。”可圆道:“贫尼成日暮鼓晨钟,手中木鱼口里颂经,一日三餐,皆此聊度,不知能帮公子何事?”厉之华道:“长辈三人离家出走,朱女人的父母不知她和红儿来此宝庵,因朱女人成日愁苦忧烦,想外出静修几日。我另有别事去做,需一段时候方归,故想把她二人暂托庇于师太庵中。晚生想天下庵寺皆属慈悲之所,故此,我等三人才来赘扰。”
厉之华见可圆出房,也随即出了房道:“叨教师太,北边那座集镇可有堆栈?”
可圆道:“朱女人貌美聪明,在家乃金玉之身,于此茅室篷户的庵院成日茹素,只怕委曲坏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