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回 萧皇后赠笛逼馋臣,越国公求死做遗诗[第2页/共2页]
杨素摸着羊角胡子,言道:“命人吹奏。”
作曲是才子,制名由巧匠。
自古能臣才德全,一代怪才德行偏。奇谋多变品德异,媚谄君王害官方。
隋炀帝操琴拨弦,弹奏着古曲,宣华夫人懒洋洋的靠在床榻边,享用着温和旋律。一对才子才子津润着这个安静的夜晚。
杨府养有歌姬,当堂吹奏,笛声固然委宛婉转,但吹笛子的歌姬倒是非常吃力,中间另有两次间断。
杨约道:“玉笛固然高贵,与竹笛比拟,并不顶用。”
长随画常里,承恩无所让。
杨素跪在宫外,加上年龄已高,跪倒有点吃力,忐忑之时,等了好久才见小寺人手托着一个长方木匣走了过来。小寺人说道:“皇上有旨,赐越国公杨素玉笛一根。”
此言一出,二弟杨约和宗子杨玄感才恍然大悟,杨玄感问道:“莫非皇上盼着父亲不得善终?”
杨素长年六十二岁,谥景武,厥后唐朝建中三年,朝廷追封杨素为当代六十四名将;又至北宋宣和五年,朝廷追封当代七十二名将亦有杨素。这才是:
等着一曲过后,杨素便问二弟杨约:“二弟觉得此笛吹曲如何?”
杨素度量木匣,有气有力的分开宫门,返回府上。
杨素一愣,接过木匣,吃力的站起来,问道:“敢问小公公,皇上就没有别的叮咛?”
萧皇后道:“再好的玉笛也不如竹笛,中看不顶用,想必杨素晓得本身已不顶用,惧罪他杀,也在道理当中”
“皇上不赏不罚,也不准去官,送来个不顶用的玉笛,看来是感觉老夫真得不顶用了……”杨素摸着羊角胡子,两眼微闭,如有所思,半晌不语。
杨素捻着羊角胡子叹道:“此次回京,只怕凶多吉少,休咎难测。”
杨素、杨玄感等家人听了忍不住潸然泪下,杨素又道:“前几日,我做《赋得笛诗》一首,身后天子记念,可吊挂屋中,皇上定不会见怪你们。”
一曲作罢,素雅芳馨,宣华夫人蕉萃的脸庞出现些许欢愉隋。炀帝起家走到榻边,揽过宣华夫人,问道:“朕这几日忙于大案,爱妃感觉朕的琴技可有长进?”
工部尚书宇文恺又出列奏道:“臣今早获得越国公杨素在洛阳的奏报,通济渠已经开凿成型,只待良辰谷旦,开闸放水。”
隋炀帝悄悄用手一挡宣华夫人的朱唇,说道:“朕都是为了爱妃,当初对爱妃的令媛一诺,朕即将兑现。”
“麻叔谋、陶榔儿父子皆已阵法,就剩杨素老儿,贪赃枉法,放纵部下,还没有问罪。”
党争宫斗换太子,封侯拜相官爵显。仁寿宫下骸骨垒,东都城内征夫填。
“听父亲这么一说,皇上会兔死狗烹,卸磨杀驴?”
杨素皱着眉头:“你那里晓得,萧皇后这个女人手腕非常。当初为了争夺皇后不吝代价,坐镇都城广结朋党,现在又在宫里主持公理,查询老夫的罪过。看来成业萧后,败也萧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