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回 卫文升诱敌三连败,屈突盖擒贼复潼关[第2页/共2页]
杨玄纵二番出马,阴世师提枪相迎,阴世师心想卫文升命我诈败,但也需分谁,杨玄纵这两下子拳脚,我若都打不过,岂不被叛军看出马脚,以是必先胜一阵。二人大战了三四个回合,杨玄纵一个不留意,便被阴世师刺伤手臂,血流不止。
杨玄纵言道:“乳臭未干,待我擒他。”
杨玄感派兵布阵,本来觉得攻取潼关要大战一场,没想到城门大开,不见兵士,只见韦福嗣素装布衣乘马而出。韦福嗣顿时施礼,言道:“内史舍人韦福嗣见过杨将军。”
杨积善道:“大哥,此时西进取大兴,为时不晚。”
樊子盖道:“可令卫文升诈败,退回京师死守,叛军西不能攻大兴,东不能取洛阳,必陷两难之地,到当时屈突通、来护儿救兵来到,叛军死路一条。”
隋炀帝停息东征,集结各路救兵驰援东都洛阳,而洛阳连续数日久攻不下,杨氏三兄弟顿时慌了神,为杨玄感担负智囊的李密言道:“屈突通、来护儿久经战阵,精通兵法,唯有卫文升文官出身,年纪老迈,不如先破卫文升。”
皇甫无逸与杨玄纵二人,不容分辩,走马盘斗,这杨玄纵技艺并非高强之辈,皇甫无逸反倒虚晃两枪诈败而逃。杨玄感见官军败退,心中大喜,对麾下将士喊道:“乘胜追击,全在本日。”遂率叛军发兵西进。
杨玄感道:“这位小将军,自古有道伐无道,向来明君讨暴君,杨广穷兵黩武,残暴至极,何必这暴君卖力,我劝你快快归顺,免得再动刀枪。”
客行逢雨霁,歇顿时津楼。
未走多远,又见杀来一队官军,拦住来路。为首一将,眉分八彩,二目有神,边幅堂堂,胯下银鬃马,手中亮银枪,银甲白袍,身后战旗之上,写有一个“阴”字,恰是大将军阴世师。
“速速讲来。”萧皇后道。
韦福嗣言道:“遵循鄙人之见,不如带兵入蜀,借蜀道天险,割地自主。”
屈突盖道:“小弟前去取别性命!”
杨玄感此时围困弘农,久攻部下,镇守弘农郡的恰是殿前少监李渊,便是今后大名鼎鼎的唐高祖。
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
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
一旁的斛斯政也有一计,言道:“大兴重兵戍守,西蜀路途悠远,不如先取弘农,休整兵士。”三小我一人一战略,使的杨玄感摆布扭捏,举棋不定。
到了潼关以内,安营扎寨,杨玄感化集世人来到中军大帐,商讨对策,韦福嗣言道:“杨将军已中卫文升之计。卫文升命连败三阵,引开叛逆兵,挽救东都之围。现在将军虽说取了潼关,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夹于两京之见,景象不妙啊。”
城头兵士一看主将被擒,惶恐失措,世人一看却不见了斛斯政。没想到斛斯政晓得李子雄不知屈突通兄弟的敌手,早已换了装束,循走而逃。
屈突通道:“娘娘放心,末将兵锋所指,只讨杨玄感等要犯,百姓不知者不罪。”屈突盖、来护儿、周法尚等人也纷繁附言。
“李子雄愿往。”杨玄感一听李子雄请战,心中大喜,这李子雄要比杨玄纵强出不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