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回:韩擒虎俘敌收南豫,来护儿斩将震丹阳[第2页/共2页]
杨广一看萧珺还是担忧萧瓛,便言道:“爱妃莫要顾虑,我马上命副将权武伴随萧玚一起返回江南,传令各部,不得伤害萧岩、萧瓛叔侄二人。”看着萧珺顾虑逝去,世人又是一畅达饮。
话音未落,萧瓛便拿桌上的几个茶碗,挪动玩弄一番,当作舆图,指着茶碗说道:“往西是姑孰,往东是吴县,老六最小,由你先选,我等反向而走。”
“呸!”樊巡怒道:“若想本将军投降,除非赛过我手中,这杆铁枪。”话音刚落,樊巡催顿时前,直取韩擒虎。
“六弟往西,我便往东。”
步兵在前,马队在后,两下分开,鼓声高文。曾永催马提槊来到阵前,大喝道:“谁是贺若弼,敢与决斗否?”
司马琇微微一笑,用心刺激道:“樊将军,韩擒虎但是勇猛善战,不成轻视。”
隋帝金戈谋归并,陈主诗酒沉歌扬。
司马琇把萧珣及家人请到府上,差官带着家眷去了配房安息,司马琇和萧珣二人来到客堂,中间摆上茶水、点心,司马琇问道:“萧大报酬何照顾家眷来我南豫州,莫非也要逃命不成?”
晋王妃萧珺安排七弟萧玚与副将权武度过大江,寻觅安平王萧岩与二哥萧瓛。老六萧珣分开建康之前,曾与萧岩、萧瓛商讨,一起向东,一起向西。萧瓛与叔父萧岩便往东而去。七弟萧玚便与副将权武,沿江东下,由京口登岸。
这卷纸展开以后,司马琇才说道:“这便是隋主吊民讨伐的布告。”萧珣细细旁观,司马琇又说:“隋军自登岸南岸以来,四周吊挂发放,归拢民意,民气可畏啊。”
萧玚、权武二人见了贺若弼与来护儿,各自施礼,萧玚言道:“下官受命前来,是受晋王妃调派,沿途搜索萧氏宗亲,还望将军多行便利。”
“快带我去见。”
丹阳城墙高大,护城河宽,易守难攻,陈兵只得死守不出,以逸待劳。贺若弼麾下并没有重型攻城器具,一时候焦炙上心,倘若久久攻不下丹阳,只怕光复建康的头功就要被韩擒虎夺去。这才是:
樊巡听了勃然大怒,只觉身后一拉,樊巡便被韩擒虎一把拽上马来,当场活捉,其他兵士被关城外,早已好战,纷繁跪倒投降。
萧珣道:“司马太守不必担忧,下官的三姐嫁与晋王杨广,太守若能识时务,何愁无人举荐。”司马琇大喜,欣然接管萧珣的建议,两人暗自商定献出南豫州城。
司马琇连连摆手,把萧珣举荐道:“并非下官识时务,而是萧大人想出战略,这边是大隋晋王妃的六弟。”
三十万兵横渡江,建康城头少江防。
叔侄三人一番商讨,各自清算了产业,带上家属,分走东西,安平王萧岩与二王萧瓛东走吴县,六王萧珣独去姑孰。
老六萧珣萧珣一看,随口说道:“我往西走。”
贺若弼道:“这边好说,萧大人尽可随我军一起前行,沿途搜刮,雄师过了中午便到丹阳。”两路人马合作一起,遂向丹阳进发。
“唉。”萧珺长叹一声,言道:“若不是因为这害人的仲春,那里会引出我萧家这么多的恩仇是非。”
酒饭过后,又换了茶水、点心,杨广正与萧家人无事闲谈,只见右庶子张衡仓促来到行营,禀道:“启禀殿下,前锋官宇文述已度太长江,占有白下,贺若弼、韩擒虎挺近建康,樊子盖、杜彦、李渊等数路人马,齐头并进你,均已开赴渡江。”
萧瓛道:“如此最好,以免我叔侄三人被隋兵全数抓住。”
司马琇言道:“实不相瞒,我也故意归顺隋朝,但是朝中派来一员小将,乃是大将军樊猛之子,心高气傲,要与韩擒虎决一死战。”
司马琇装的是万分不甘心,磨蹭一番,才准樊巡出城迎战。樊巡不知此中原委,点齐一千将士,仓促出城迎战。
司马琇闻听此言,踌躇了半晌,说道:“即便下官故意归降,可在隋主面前无人引见,可惜了我十年寒窗,才有今ri宦途。”
此时东路的贺若弼率军向丹阳进发,赵世模、赵修罗、来护儿为副将一起随行。贺若弼率领前队正往前行军,只见在后队押粮的副将来护儿,快马赶来。贺若弼一见来护儿,问道:“有何要事?”
司马琇叹了口气,说道:“韩擒虎由庐州杀来,一起势如破竹,正月月朔攻陷采石,眼看将到南豫,等了几天不见朝廷动静,我也是两难之地。”司马琇站起家来,走厅堂中间一橱柜跟前,拉开抽屉,拿出一卷纸,放到方桌之上。
萧珣听了这话,心中揣摩了一番,言道:“何不消计,骗樊巡出城,将南豫州献与韩擒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