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回:返建康萧妃招侍女,巡江东僧侣遇劫难[第1页/共2页]
世人帮手安葬了萧廉尸身,萧敬嫣换了身洁净衣裳,伴随萧珺上了车撵,一同北行。
进了建康城内,萧珺在车撵中翻开布帘,朝外看去,沿街之上,很多和尚成群结队,绳索捆绑,穿着褴褛,有的被打的伤痕累累,血迹斑斑。
萧珺言道:“江南宫苑,柔雅恼人,比王府强出何止百倍。”
僧侣无辜皆遭罪,不幸心胸慈悲人。
“但是皇上有旨……”
张衡晓得晋王妃萧珺最重亲情,既然这是个萧氏宗族,更不敢擅作定夺,便奉告晋王杨广,杨广本来没当大事,传闻了此女来头,又奉告了萧珺。
杨广点点头:“是啊,越是灭佛百姓越乱的短长,本王要适应民意,兴佛安民。”
晋王杨广、王妃萧珺来至行宫门外,只见都城远道而来的车撵已到,宫人仪仗也与妃嫔类似。从车撵当中下来一人,杨广、萧珺定睛一看,这位宫使不是别人,恰是独孤皇后最信赖的宋嬷嬷。这才是:
张衡闻听,赶快劝道:“此处行宫已够富丽,再以金银珠宝奉送,反被人说道殿下行宫豪华过分。不如多备江南特产,以示简朴。”杨广、萧珺也均附和,便让张衡筹办礼品,晋王伉俪前去驱逐宫使。
杨广听了这话,早在预感当中,没多说甚么,只是传令世人到建康城熟行宫安息。
世人相见,互见礼毕,晋王杨广,王妃萧珺、河间王杨弘、越国公杨素等人一同到了行宫府院以内品茶叙谈。杨广言道:“今从岭南班师,沿途之上见很多百姓四周流浪,莫非此次民变就如此短长?”
若见元氏多哭闹,可见王妃更难当。
这时,瞥见前面路边,有一卖身葬父之人,杨弘翘首张望一番,对晋王杨广道:“殿下快看,前面女子痛哭不已,卖身藏父,王妃的贴身丫环,跌落岭南,不如买个女子,服侍王妃。”
杨广骑着马边走便与裴蕴言道:“我看城内,民气背叛,需找江南德高望重的大德高僧,重修佛事,做法讲经,安抚百姓。
“殿下,减佛兴儒以来,士族煽动,公众造反,以星火燎原之势,遍及江南。这兵变是越平越乱。”
伐陈之战,不到一年,建康城外风景竟如此暗澹,看来南朝百姓对大隋管束非常仇恨,零零散散可见隋军兵士,挥戈摈除被俘的贼寇。
越国公杨素在江东围歼叛逆兵,连续数ri不得安生,整ri忙于军务,得知杨广光复岭南,班师返来,特地到杭州府外,驱逐王驾。
大隋都城调派使者赶往江东,此时晋王杨广也统帅雄师由岭南北上江东。雄师路过庐陵(江西吉安),只见路边流民成群,结队西去,路边时有尸身堆积。晋王杨广四周张望,对杨弘言道:“本地如此残落,百姓迁离,还不如客岁伐陈交兵之时的风景。”
杨广问道:“那建康城内如何?”
张衡一听此女也姓萧,又问:“你父何人?”
“我本梁武帝宗族,家父萧廉本是庐陵太守,城池沦陷,被叛逆兵重伤,伤势难愈,亡于路上。”
杨广点了点头,对杨素说道:“越国公在江东交兵艰苦非常,我命大将鱼俱罗、麦铁杖率一支jing兵留在江东,助国公一臂之力。”
比及次ri天明,大将何蛮已经筹办好过江的战船,大队人马乘船度过,直抵建康府。恰是:
杨广离京之前,隋文帝杨坚就曾叮咛要实施怀柔之策,重兴佛教。杨广言道:“本王决定先到建康,摒挡重兴佛教之事。”
“如此最好。”晋王杨广遂命右庶子张衡前去扣问。
杨弘言道:“昨ri接杨素急报,江东各地民乱簇拥,叛逆百姓越来越多。”
萧珺长途跋涉,可贵有机遇在这风雅的天井住几ri,伉俪二人正在宫苑赏花观景,只见张衡急仓促走来,对杨广、萧珺言道:“启禀殿下、娘娘,宫里派人来了。”
yu知杨广、萧珺如何欢迎这位宫使宋嬷嬷,且看下回分化。
公然随行军中,便有几个南陈归顺的校尉,这几小我过来辨认,就有一人认出尸身确是庐陵太守萧廉。萧珺言道:“既然如此,就收下这女孩为丫环,将这萧太守好生安葬。”
杨广言道:“刚在建康落脚,宫使就找上门来了,需多备金银财宝,好好办理,免得归去胡说道甚么。”
晋王妃萧珺下了车辇跟从张衡来到此女近前,看了看这女孩,又瞧瞧袒护的死尸,对张衡言道:“可让陈国归顺将士,来辨认此人。”
右庶子张衡走到近前一看,这女子不过十来岁年纪,小女孩长得灵巧敬爱,身着孝服,一具尸身被草席袒护,卖身葬父,张衡翻身上马,躬身蹲下,问道卖身女孩:“你是谁家的女儿?姓氏名谁?”
裴蕴言道:“历数江南大德高僧,传闻智顗[yi]大师,名誉在江南极高。”
杨素道:“客岁光复江南以后,朝廷在江南封寺逐僧,拔除佛教,大兴孔教。但是江南各地寺庙禅院近五百所,现在只剩七十所,百姓又信奉佛教,故而弄得民气大乱,众叛亲离。”
风尘仆仆多国乱,劳劳车马难离鞍。
裴蕴一愣,问道:“莫非殿下要开释这些个妖僧?”
杨素道:“若能尽快规复佛堂寺院最好,只要民气安宁,反贼也对峙不了多久。”
江南要地,朝廷的官军四周缉拿僧众,没想到拜别建康一年不足,古都建康竟是满城惨痛,可骇yin森,寺院封查,和尚拘系,让人不寒而栗。这才是:
“这个大人不必担忧,重兴佛法的事,本王早已奏秉圣上。这江南德高望重的大德高僧,不知大人可有人选否?”
“唉”杨广叹道:“岭南边才光复,江东又民变不休,没想到二次南下,竟如此艰巨。”
裴蕴言道:“城内妖僧皆被缉拿,臣已严令灭佛毁寺,谨防民乱。”
到了建康行宫,下人把行宫清算一新,只见宫苑以内奇石林立、花草丛生,蜂蝶飞舞,雅趣极致,又有水池水清鱼美,佳景倒影,亭台轩榭,别有洞天。萧珺四顾流连,美不堪收,杨广问道:“这建康行宫比王府如何?”
来到建康城下,建康留守裴蕴在城外驱逐,这裴蕴身长七尺不足,淡眉鹰眼,尖鼻薄唇,头戴官帽,身着赭sè官袍。陈国降臣都以送往关内,只留裴蕴掌管建康事件。裴蕴城外驱逐,摆布兵士足有五百之众,可见防备森严,保护周到。
本来萧廉本是梁国后嗣,归顺陈国后做到庐陵太守,隋主伐陈,又望风归顺,没想到一年以后,江南百姓叛逆反隋,庐陵也遭受战乱,使得萧廉重伤而亡。幸亏这萧敬嫣,聪明灵巧,备受萧珺爱好,便做了贴身的丫环。
杨素大喜,起家作揖:“那就多谢晋王殿下互助。”
雄师前行,一起来到杭州府,此时的江浙一带,百姓叛逆揭竿而起,层出不穷,已有五位反王,第一起越州高聪明、第二路婺州汪文进、第三路姑苏沈玄懀(wèi)、第四路乐安蔡道人、第五路泉州王国庆。北至江淮,南到闽浙,揭竿叛逆,抵挡隋朝,隋文帝命越国公杨素在江浙安定民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