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文学网 - 武侠仙侠 - 求道 - 第35章 良友(修)

第35章 良友(修)[第1页/共2页]

初阳本想劝二老归家小聚,谁知尚未开口,就听得婆婆开言道:“初阳,余杭旧俗浴兰节西溪赛龙舟,明日你我几人不如前去凑个热烈?”如此一来,初阳也不好再多言,只得答允。

经此园中问答,初阳心中自有体悟。

维城想是早有所备,绿绮古琴竟然早已在怀;章侯也使唤从人将常用雅箫取来。四人沿着曲径碧竹往书院后山而去,路上虽偶有冷场但氛围倒还算不错。

很久,初阳才收起神思,青冥决运转,将本身气味溶于这满园草木当中。

越一日,初阳又要往集贤书院而去,轻车熟路地将物品支出书囊后抱着小狐挥别二老。本日随园先生竟然以一旧闻为题说是:“市中有一乞丐,腹中生有回声虫,或有人劝之以雷丸杀灭,乞丐不觉得然。问之何故,答道若无此虫以何为业?”

立定未几时,有官员于高台处一声号令,十数条龙舟竞相解缆,顷刻便如离弦之箭飞奔而出。一时候船桨翻飞、水花四溅、鼓号大振,舟中儿郎个个奋勇,大家抢先。见此景象,岸上无人不号叫,无人不拊掌,无人不喝采。初阳也不知是谁为谁泄气,也分不清是谁为谁号令,只感觉溪间岸上声震六合,热烈无匹。

章侯也几次点头,见维城话毕又接着说道:“如果不顾廉耻,不顾天下安危,只求功名利禄之人天然与乞丐无异。然当年诸葛武侯、骠骑将军等人岂是此等人?儒家所学济世安民之道岂能为一名利所困?”

竞渡已毕,颁赏也无甚兴趣,初阳等人垂垂往内行走,俄然感受有一目光自高台望来。初阳转头却瞥见章侯立于台边,眼中仿佛有些愤懑。初阳心中有些抱愧,不由得回望与之对视,仿佛要将歉意一一转至。谁料却有旁人滋扰,二人只稍稍对望便各自行去。

随园先生在旁击掌为和,想是也为此曲感念。俄然,琴箫又同时静音,只见维城章侯各置乐器,相视大笑,男儿联袂先前些许嫌隙又算甚么?长吟复长啸,联袂穿林归。两人竟然径直不顾而去,留初阳与先生共解颐。

随园先生笑笑却不做批评,回身望向维城章侯,却见二子仿佛另有设法,因而表示二人上前陈述。维城正色道:“初阳所言功名利禄皆是回声虫应望而却步,我却不做此想。天下泛博,公众繁多,如果大家只求自家心中闲适,则儒学何故传遍神州?天下公众何故知礼节廉耻?贫者如乞丐何故得温饱?我等所求功名利禄不过是出世之手腕罢了。”

归家路上,秋翁犹自回味,不觉口占一绝道:“水畔榴花红似火,溪边柳叶碧连天。擂鼓争渡齐声唱,归倾新酒醉桌前。”初阳闻之也不由莞尔,秋翁年事日高,倒是更似孩童,喜怒形于色彩,脾气随便透露人前,难怪大家皆说老顽童。

后山虽不高大但非常清幽,树木茵茵,莺燕啾啾,此中更有一小积水潭碧如积玉,行至此处暑气顿消。四人也不赘言,各觅大石小憩。维城寻得一大平石觉得琴座,稍稍调试,便端坐起音。琴声初起纤细悠长,而箫声细致与之缓缓相合。琴声如山之巍峨,箫声则如山之包涵;琴声如水之浩大,箫声则如水之泱泱。琴声箫声初时另有些冲突,但跟着心神合一,琴箫相互回应,融会一体,更觉高山流水遇知音之意。

转念又想起当年手札来往时的欣喜、执手书字时的默契、谈文论道时的愉悦,初阳又感觉这统统应当都是值得的。望着天上明月,初阳不免思路又飘远:百里外,也不知此时维城是否与本身同望一轮蟾月,是否与本身情意相通。

见维城体味,婆婆也悄悄点头,再略加问候张府长辈后便端茶送客。初阳将维城送至门口,路上两人目光偶有交汇,心中都是别有一番滋味。初阳正要催促其早些归去,却听得维城低声道:“此次归家,我虽未与家人道及丝萝共结之意,但提及初阳祖父祖母皆是交口奖饰,父亲也多有赞词,母亲虽未置一词但我想来也必是对你欢乐得很。”

维城想是归心孔殷,浴兰节后不过二日,便携着糕点粽子等以分送张府节礼之名往秋园而来。初阳与他数日不见,本日相见心中天然有些甜美。秋翁稍作报答便自去园中除虫松土,婆婆却将维城留下叙话,言辞间也是多有提点,只是不如对初阳般峻厉。维城也非笨拙,只是数月来两情缠绵而致忽视了,现在被人警省自是心中稀有。

先生以此为引,让弟子广发言论。有人顾恤乞丐费事无依;有人嘲笑乞丐为衣食而不计病痛,短视之极。初阳略加思考后也说道:“回声虫本是怪疾,乞丐却为此存亡不悔。人间功名利禄又何尝不是回声虫,又有多少报酬之死而不悔?又有几人晓得及时抽身?”

初阳三人一狐也不欲张扬,只与平常百姓一同挤挤挨挨,倒也格外风趣。为了护着二老。初阳分出些许神识真元将大师微微护住,如有挤压便用柔劲将中间人等弹开些许,是以一起行来非常轻松也无人发觉。

次日秋府还是遣人来接二老归家,但被秋翁以园中花木难离为由回绝。秋府仆人想也是早料知此成果,将浴兰节所需五彩绳、雄黄酒、粽子等等物品归置好后才辞去。

随园先生开口说道:“章侯维城好久未曾听闻你二人琴箫合奏,倒是非常驰念,本日无事不若今后山一行?”

余杭浴兰节也极其热烈,钱塘湖中游人来往、杨柳蔼蔼、画舫还是。但与西溪相较,此时的钱塘湖便可算是小巫见大巫了。西溪,余杭名流权贵大半集会于此,更不消说其他的布衣百姓,真恰是人声鼎沸,摩肩擦踵。

先生闻言,心中大喜,击节连赞三个好字。维城章侯虽定见不异,但目光交代时又多有躲避.,与往昔谈笑晏晏差异。初阳看在眼中不免有些焦急,却也不知如何是好,只能等候看维城若那边理了。

未几时,已有头船抢水得标,舟中儿郎雀跃不已,想来必是各有犒赏;岸上人群收回雷鸣般的声响,有喝彩声,有哀叹声,各个分歧。小狐也收回了一声赞叹的叫声,颇引得群人谛视。

浴兰节当日三人一狐可算得是畅怀喜笑,其乐融融。

初阳闻言,心中一震,缓缓昂首谛视维城,也不开口就那么盯着他,仿佛有些不成置信。维城回望四周并无旁人,不由伸手将初阳纤指一握,也不知是鼓励还是安抚。初阳脸上一红,闪身进门道:“早些归去书院,如有他话明日再做说辞。另有章侯之事你须很多多上心才是,多大哥友一旦失却岂不成惜?”维城悄悄一笑,也未几言便带着书童拜别了。

秋翁为氛围传染,神采涨红,如喝酒微醺;婆婆脾气内敛,自是较为慎重,但也是目光流转很有忧色。小狐则是蹲踞于初阳肩头,目不转睛地望着溪中龙舟,仿佛也有本身的偏好。初阳也是情感荡漾难当,口中不由吟出盛朝张建封的竞渡歌叹道:“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本来真是如此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