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第2页/共2页]

“商丘……”朱翊钧轻声念叨,微眯起了眼。

“现在朝廷真是用人之际,也需求些有真才学的士子入朝为官,徐兄入仕,必有一番建立。”

朱翊钧眼皮一跳,目光直视着徐光启,一时竟有些摸不透他的心机,他也安然的垂下视线,自大固执的另一面,本来那双眼中也会有谦善的神采。

徐光启不动声色,直道:“我心有所系,再无旁骛了。几月前就已寻得一名布羽士,邀与一同翻译书册,若非救了兄台,几日前便要出发前去凤阳,修研译稿,利徒弟是可贵精通中文的本国人,能得他传授,译书之事必将水到渠成。”

朱翊钧接过,视野也跟了畴昔,入眼的是一片蓝天碧草,灿黄夺目的油菜花田,心中一动,笑道:“徐子先,你胆量当真够大的。”

朱翊钧随口问道:“那是谁提的字,笔势奔腾而苍劲,扫尾精炼,也有一番风骨。”

徐光启诚恳答复,朱翊钧神采动了动,他想过很多种能够,却实在猜不透,现在内心生出的疑虑一时也说得清楚了,朱翊钧和沈鲤有师徒干系,年幼时是多么的靠近,如果沈鲤的弟子,就绝对不会与其他混为一谈的。

“草民家道破败,便在此地教书落居,太湖一带水匪横行,救得陛下时已经热感交集,昏倒不醒,草民担忧陛下行迹透露,便没有冒然寻医,草民虽博览群书,一手医术尚佳,但对陛下诊治,还是心中惶恐,委实两难,有所期满望皇上恕罪。”徐光启深深一鞠,说的非常无法,而他这么说便算准了朱翊钧不会心中不满,拿他如何办了。

他声音淡淡,却笃定的问道。徐光启听懂了他的言外之意,有些话,不消明说,也能明白。

文宜得气之先,造理之极,方足炳辉千古。

既然说到这了,徐光启也不筹算坦白了:“您还记得闹龙街吗?”

朱翊钧一改刚才的热络,微微皱眉,却舒畅的坐到了椅子上,冲着墙上的题字微抬了抬下颚,缓缓道:“我有些忘了,本来你是沈鲤的弟子,我与他私交不错,不过若他提过,我必然有印象。”言外之意,沈鲤没有提过,他也不熟谙徐光启,更别说见过。

公然这些话,朱翊钧内心清楚的很,他道:“沈鲤谨慎了一世,没想到暮年竟收了个气高胆小的弟子,你惶恐是怕治不好朕,肇事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