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活捉宋徽宗[第2页/共2页]
刘中庭得知李浩到来,赶紧小跑了过来,敬了个军礼道:“陈述团长,皇宫战事已结束,我军占据了皇宫,活捉了赵佶。”
那兵士道:“先前的对旨是假的,是夏跃捏造的。诸位将军,你们能够验验我这份圣旨。”说着,让部下捧着圣旨给世人看。众将细心验了一下,圣旨的材质和玉玺都是真的,更有赵佶一手亲笔的瘦金体,这份圣旨不管如何都不会是假的了。
几名李家军兵士早已换上了侍卫的服饰,举头挺胸走了出去:“圣旨下,殿前司众将领接旨。”
李浩回了军礼,“干得标致!”
“赵佶已在我们手中,你奉旨行事便能够了,没事间多说了,就如许,你是聪明人,应当晓得如何行事。”
飞车在皇宫里降落,这时皇宫乱成一团了。两千余戍守宫城的禁军侍卫死了七百余人,残剩的都弃械投降了,全数被李家军赶到景福殿里把守起来。一个连队围住了景福殿,并修建了简朴的防备工事,在殿门口架起七八支轻机枪。
他顿时出了中军议事厅,调集亲信将领去带兵。他刚带齐兵马,就听到通信器响起,一接通就听到萧中直的声音:“顿时带一队亲兵到中军议事厅外,一会奉旨行事。”
议事厅众将看着这戏剧姓的一幕,脑中一片混乱,呆若木鸡地看着夏跃被拿下,他们底子搞不清是如何回事。
“彻夜西风撼破扉,冷落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顾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李浩念着赵佶被俘以后写的《在北题壁》。当然,这个时候的赵佶风骚欢愉,还写不出这么苦楚悲切的诗。
殿内有几名流兵扼守,已经是惊弓之鸟的赵佶看到有人出去,吓得站起来连退几步。
“嗯,就写‘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七个字。”
“是你?!”赵佶当然记得,此人不但献了玉米和红薯的种子,更是献了一种最有效的药物。
李浩猎奇地打量了一下这位汗青上闻名的人物。赵佶四十岁摆布,微胖的脸,长得还算儒雅,但不知是惊吓过分,还是溺于酒色,神采相称惨白。
这个年代,天子有着无上的权益,众军官见圣旨是真的,都不再有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