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故人之后[第1页/共2页]
侍卫这才把年熙拜访一事说了。恭敬递上拜帖。
惠妃带着世人站起来听了,笑着应下。八姐命人重新摆上茶果,吃了一会儿,惠妃带头,领着宜妃、德妃、荣妃等人走了。德妃脚步略缓,走在最后。趁人不备,往八姐手上悄悄拍一拍,这才带着人跟上去。
隔了一会儿,歇过来了。八姐才听四爷慢悠悠说道:“老爷子把年熙带到畅春园住下了。”
小厮天然笑着拱手道累,说几句“无妨事,我家公子不过是玩耍玩耍,不急不急。”
二格格瞅了瞅,点头道:“这东西不像园子里的,哪来的?”
那小厮不卑不亢递上拜帖,上写“康熙辛卯举人、已捐陕西监察副使年熙求见雍亲王。”侍卫接了拜帖,本想直接打发走了了事。转眼瞥见年熙站在马车之前,瞅着满幅御驾,眼中全无惧色。侍卫还当是这位公子身后多大权势。又算一算辛卯举人,看来这公子落第之时,不过十3、四岁年纪,可谓神童。自古有训:莫欺少年穷。何况当今尚在园中赏玩,如果传了出去,说自家王爷不近情面,怕就不好。心中想定,便对着年熙小厮拱手:“本日园中有高朋,怕是我家主子不得余暇。我这就入内禀报,如果不能立即访问,还请公子莫要焦急才是。”
早在康熙要弘时宣年熙来时,二格格、弘春就躲避了。二人领着宫女、嬷嬷,回到围屏以后,给惠妃、德妃几位老奶奶说了前头康熙带着儿孙们咏诗之事。听闻年熙也来了,惠妃微微一笑,冷静不语。倒是荣妃,因儿子爱好舞文弄墨,耳濡目染之下,对这位小神童略有耳闻,驯良问道:“阿谁年小公子,可真如传闻中所说,非常聪明?”
貌似比来*看多了?哦,好吧。比来很忙,抽暇来更。大师偶尔来看看就行了
不一会儿,就有康熙派人传话,说这瓶子配花非常爱好,先带回畅春园,给小公主玩玩。过两日再送来。
宜妃咯咯笑着摆手,“我看不消。吃了一顿又一顿的,好道我们多没成色似的,见了好吃的就走不动。”说的大师都笑了。
德妃微微一笑,拉着八姐手说道:“难为你故意了。”
红丽:呜呜,我不要嫁给弟弟,爹,俺滴亲爹,给俺抬旗呗
难怪病公子年熙志趣满满,只因他自认亲姥爷跟天子友情颇深。带着小厮坐车,出门望西,直奔圆明园大门。看门外侍卫行列,便知御驾已到。年熙也不谦善,直命小厮到侧门出敲上一敲,未几时,就有雍亲王府侍卫出门问:“何人?”
侍卫得了动静,躬身应下出去。
“啊?”八姐胡涂了,按事理,不该该挑个孙子带归去?带一个成年病公子归去,算个甚么事理?
八姐眼尖瞧见,冲大格格使个眼色。大格格会心,扶着肚子,借口想请十三婶婶、十四婶婶帮着给选个花腔,好将来给孩子做衣服,拉着二人走远。
八姐这才笑着对惠妃、德妃几位老额娘说道:“不知本日傍晚,但是要在园中用饭?”
弘时本来担忧年熙真是弘历,一旦面见康熙,少不得出甚么幺蛾子闹腾。踟躇着不敢回声。倒是弘旺悄声在旁提点:“去叫他来吧。我刚瞅了一眼,那走路姿式,涓滴没弘历当年王八之气。无妨事。”
红丽:弘昼,俺爱你,俺非你不嫁,你可得非我不娶
正说着,前头来人传话,说康熙带着年公子到诚亲王故里子里去了。现在天气已晚,就不请诸位娘娘们去逛。诸位娘娘可先行至畅春园候架。
四爷听他等闲说了后宫女眷,悄悄瞪他一眼。幸亏到底隔着辈分,康熙不甚在乎,笑呵呵点头,“既然你想以文会友,不如叫他过来。朕也想看看,十三岁就考上举人,究竟是个甚么样的神童。想当年,纳兰容若十3、四岁之时,也不过如此呢。”
弘昼喷奶泡泡:你是谁?俺不熟谙
康熙闻声“年熙”二字,想了想,问道:“与年希尧、年羹尧可有亲?”
八姐细心瞧了,心中悄悄点头:到底是年希尧侄子、纳兰容若外孙子,瞧这瓶子烧的,古朴而不拙,淡雅而不俗,配着湖边雪球似的白菊恰好。想了想,叫瑞珠剪了菊花,凑成绣球似的两瓶,叮咛小寺人,重新送畴昔,请康熙赏玩。
不一会儿,又有二格格、弘春过来,送来惠妃、宜妃、荣妃等女眷赏菊诗作,德妃不擅作诗,描了一幅菊花绣样充数。本日不过是出门散心,康熙便不睬论。瞅见大格格、二格格、弘春作的诗,康熙夸奖道:“我们家姑奶奶文才,倒是直逼咏絮啊。”
弘时听了这话,心中暂宽。恭敬承诺一声,带着御前侍卫,去唤年熙。不一会儿,一行人就带着个风骚弱冠少年公子,来到御前。
说的弘旺呵呵笑了,摆手自去递诗稿,请康熙批评。康熙接过来看了,顺手递给四爷,“弘旺作诗,倒是平和中包含波澜,难为他这么小,竟然胸中有沟壑。”
弘时正因一个脚韵没压好,抓耳挠腮。冷不丁瞧见侧门侍卫站在柳树下张望。看看四爷,正陪着康熙说话,一时顾不上这边。伸手招那侍卫近前,问道:“你不好生守门,如何来这儿了?”
弘旺瞧他一脸酸,不由摸摸肚子,还好本日吃的不油腻,没能当下吐出来。咳嗽一声,压压胃气,呵呵笑道:“还是三哥您本身会吧。不是他倒也罢了,若真是他,弟弟我怕一不谨慎,拿了侍卫火枪走火崩了他。”
荣妃想了想,问道:“要不先筹办着吧?万一前头赏景乏了,还能先垫吧垫吧。”
“哦!”世人听大格格说了这话,便知年熙恰是年贵妃侄子,论起来,还是惠妃娘家亲戚,不好多说,一个个的尽管赏菊看景。八姐坐在一旁,听大格格说完,对着她笑笑。大格格微微点头,母女俩坐在一起,只说些育儿经之类的。
“伉俪”二人奇特了:老爷子肚子里,究竟打的甚么算盘?
过一会儿,二格格、弘春抽身到厨房去一趟。不一会折身返来,身后嬷嬷、寺人抬着几个朱红食盒返来。几个摆到女眷这边,几个送到前头康熙等人处。康熙尝了,少不得犒赏二格格、弘春一番。惠妃等见了,天然跟着康熙行事。不一会儿,二格格、弘春身后小丫环便抱了一堆好东西。
这等小事,康熙天然不知。看看天空瓦蓝透亮,望望湖面波光粼粼,当即诗性大发。正想取笔吟书之时,远远瞥见湖边走过一人。虽为少年弱冠,然玉树临风、风骚俶傥,行动在垂柳湖畔,如同一缕秋风,举手投足,都带着一股怡人风韵。
丫环此次笑道:“奴婢们返来路上,遇见万岁爷带着年公子逛园子,年公子说,久闻圆明园好风景,本日有幸一见,非常爱好。打搅王爷,实在过意不去。这两个瓶子,就是年公子送的谢礼。王爷让我们抱返来,交给福晋安排。”
康熙一一看了,弘时的虽不算非常好,到底比弘昼那一幅乱涂鸦强。至于弘瞻,纯属没事儿凑热烈。四爷陪着瞧了,看康熙欢畅,可贵没给几个儿子冷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