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全胜(章 待替换)[第2页/共2页]
康熙帝率军已逼近噶尔丹,得费扬古奏报,据费扬古所俘噶尔丹部朱尔部等称,噶尔丹已向沙俄求救,已经从沙俄那获得鸟枪兵一千及车装大炮,并已送至克鲁伦河东境。康熙调集众臣商讨,再次调派使者敕谕噶尔丹,噶尔丹已被三面包抄,康熙不忍两军交兵祸及无辜百姓,生灵涂炭,遂愿与噶尔丹面议商定地界,噶尔丹可持续进贡。
如果动静是真的,噶尔丹也不会是以就范,投降清廷。他一向挑选避开清廷的追击,主如果为了保存气力,其次便是为了操纵他们对地形的熟谙拖垮清军,到时候再乘势而上,击败清军。他从沙俄那获得的助力,如非需求,毫不会动用。可现在清廷竟逼他至此,必必要做个了断。
准噶尔的其他部落受噶尔丹凌辱已久,现在能重新开端,自是一件功德,固然是归降,但也不消再过颠沛流浪,四周逃窜的糊口了。准噶尔第二大部落一向是噶尔丹大力打击的工具,如此噶尔丹已败,这一贯成心归顺大清的第二大部落便成了康熙重点考虑的工具。而颠末噶尔丹的失利,也让那些有着蠢蠢欲动之心的人,完整看到了大清的国力,大清的强大,无疑也起到了震慑结果。不管是谁,只要对大清起了异心,那噶尔丹便是他的表率。
经此一役,噶尔丹部主力尽数崩溃,康熙帝为掌控准噶尔部,公开在已归降大清准噶尔的部落中遴选准噶尔的新任部落首级,而自此今后,准噶尔可像其他蒙古部落一样获得大清的支撑,而准噶尔的百姓也能够自此过上安宁充足的糊口。
康熙获得费扬古的奏报,得知消逝踪迹的噶尔丹再次呈现,一起往昭莫多逃窜。康熙心下也有些奇特,为何噶尔丹由俄然呈现了,并且如此等闲就找到了踪迹,还发明了其逃窜的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