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文学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林家养子 - 第一百四十四章

第一百四十四章[第1页/共2页]

宝钗嘲笑了两声,她如何会不晓得贾宝玉的德行了。定是见了柳女人身形袅娜,容颜娟秀,便把薛府当作了贾府,好一番浑话。只是这当口,还不能同贾家完整断了情分,只得又把薛阿姨劝了劝,等薛阿姨临走时,方冷了眼神,“总有一日,本宫定将贾家踩在脚下给哥哥赔罪!”

元春情中一向梗着一根刺,可王夫人的话却点醒了她。与其在后宫里孤军奋战,还不如和薛家联手。起码,薛家现在另有几分财力。元春虽说看不上薛蟠的品德,可薛蟠现在却在军中领实在实在在的职务,比起家中靠父辈庇荫,只知一味吃苦的那些浑小子不知好了多少。

说着,不免想到昔日教诲宝玉的景象,内心便有些恹恹的。只垂了眼睛看动手中绣了牡丹的帕子,淡淡道:“母亲归去同父亲细细地分辩了,我们府上若没有男人撑起门庭,本宫在后宫亦是举步维艰。倘或宝玉能在朝中为官,哪怕初时官位寒微,岂不知来日有甚么造化呢?”

只是……到底意难平啊。

第一百四十四章

待得贾政出了门,贾母这才掀了掀眼皮子,看着王夫人手中扯得不成模样的帕子,嘲笑道:“你且把那些争风妒忌的心收一收,到底是主子肚子里爬出来的种,莫非还比你这当家太太生出来的嫡子崇高些不成?且不说他资质比宝玉差了不止一星半点儿,单说这出身,将来也无甚大用。你若把那些整治后宅的阴私手腕撂开,好好儿地管束宝玉,何至于本日!”

王夫人见他满面忧色,心中不由得就是“格登”一下,还不待她反应,耳中便听得贾政喜气洋洋地同贾母说:“环哥儿倒是非常争气,日前已经通过了府试,我方才在前头考校了他几篇功课,竟是对答如流,想来不日院试也合该过的。”说着,脸上便暴露了几分笑容来,“我还觉得他同澜哥儿一同读书,只怕还是恶劣,谁承想他倒肯勤奋,这里同老太太说了,也为着一乐罢了。”

这话不免勾起王夫人十二万分的肉痛。想贾珠是她第一个孩子,那也是抱在怀里疼过爱过的,岂有不牵挂的事理。何如贾政一味地只逼迫贾珠读书,导致他年纪悄悄不过弱冠便已生华发。及至娶了国子监祭酒李守忠之女,方才回缓了几分过来,却又因贾政整日耳提面命,唯恐他耽于女色后宅,将好不轻易将养起来几分的身子又拖垮了。

王夫人回府后,先向贾母请了安,贾母便道:“你既进宫去,也该知甚么该说,甚么不该说。娘娘在宫中已多有滋扰,倘或再将家中的噜苏小事同她说了,只怕更惹得娘娘心烦。”说罢,见王夫人连连点头称是,这才抿了一口茶,问:“娘娘可有甚么话要交代?”

见王夫人越说越不成个模样,元春忙打断了她的话。又命抱琴打了水来给王夫人擦脸,待得王夫人缓过了神采,方劝道:“好好儿的说话,如何往这些事情上面扯。父亲也是,尽管束导兰哥儿有甚么大用。依我瞧着,宝玉是个有大造化的,与其一味去教兰哥儿,还不如好生地拘着宝玉。当今皇上也是个惜才的,母亲岂不知这林家大郎便是少年景名么?本宫传闻,现在林姑父家的季子也过了童生试,来年便可了局一试了。”

想到那李纨现在孤儿孀妇地守着一个稻香村,整日里只在屋中教诲兰哥儿写字读书,做些女红针黹,不免心中唏嘘。

说罢,不免想到畴前贾珠资质聪慧,何如一心扑在考取功名上头,年纪悄悄地便去了。心中一冷,忙又道:“这话我们娘儿俩说了也无用,还是请二老爷来我这里论上一论才是。”说罢,便遣了人去请贾政过来。

喜新厌旧是人之赋性。太上皇也不例外。

王夫人岂有不明白这话意义的,当下抿嘴笑道:“到底是娘娘看得清楚。老太太愈发的不如畴前了,只是这内宅把控的反而比畴前还要严。可惜凤丫头现在不在跟前,我竟连个能够分担的人都没有。”

薛阿姨自是明白探春的本领,畴前在贾家也见过她管家,那里有不对劲的。只是想到王夫人的性子,内心却有些放心不下,只道:“娘娘放心,我省的。只是贾家向来不甚循分,昨儿个一番闹腾,已叫人看了笑话。你哥哥那边非常不痛快,柳家大郎又和你哥哥向来靠近,这几年没少帮衬着我们家。说到底,也是那一家子太浮滑了。”

说罢,也不睬会神采丢脸的王夫人,挥了挥手便让她归去了。

此话不提。

“薛家,不过武夫罢了,焉有我国公府崇高!”

王夫人并不欺瞒,除了隐去和元春议论管家等事,只把元春提及宝玉的话只字不漏地同贾母说了。说罢,便看向贾母,见她沉着脸不说话,心中不免有些惴惴。

又道:“贾妃是个掐尖要强的,我与她若非同在宫闱,只怕彼其间还能存些赏识。只是现在,后宫这等吃人的处所,我是日夜不得心安,唯恐行差踏错。”说着,自发有些不甘,“哥哥那边母亲且好生安抚了。我冷眼瞧着,探春是个好的,母亲千万好生拢络住了她,别叫她和我们离了心。便是在内宅把控着,也比旁的人强些。”

贾母听后,无可无不成。到底贾环是庶出,又不比宝玉从小养在跟前,是个嫡远亲的孙子。贾母只略夸了两句,见贾政脸上笑容满面,晓得他这是盼着家中出个科举出身的子孙久了,这会儿子看着贾环过了府试,内心欢畅的原因,也不想扫了他的兴。便也笑着说:“竟是愈发的有出息的,畴前还不大看得出来。”说罢,便命鸳鸯开了本身的私库,取了两套文房四宝出来,只道:“这便是我的情意了。环哥儿既过了府试,只盼着他不要自矜自大才好。宝玉不日也要读书上学,这两套文房四宝还是老国公爷留下的,这便给他们俩罢。”

元春问了一回,听王夫人话了两句家常,便道:“老太太的身子我瞧着愈发地不如畴前了,倒不是我猖獗,只是瞧着老太太的年纪,也是快了。母亲在家中好歹要清楚些,别叫人看了说出多少话来。大房少有明白事理的人,现在凤丫头又和琏儿去了任上,家中能主事的唯有母亲了,母亲可要好生照看好了。”

未几时,便见贾政身穿常服,一派沉稳之象地进了门。贾母因笑着把元春的话细细同贾政说了,末端才道:“娘娘的话,我听着也是这个理儿。你是他父亲,天然盼着他好。我焉有不盼着他好的事理呢?读书是端庄的事儿,只是有一条,我却要和你说明白了。我们如许的人家,到底不必一味逼迫子孙读书,如果为着做学问反而自戕其身,非常不该。”

却听得贾政满口应了,只是话头一转,却向贾母道:“老太太说的是,儿子这里正有一件丧事要同老太太说。”

隔着大半个宫室,宝钗倚窗轻叹,“不瞒母亲说,太上皇的身子这两年亏空的短长。我挣命似的生了个公主,只怕今后再想要个孩子也是不能了。”说着,眼中便垂了两滴泪珠,看得薛阿姨非常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