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第4页/共5页]
喜得,不过是元春重获了太上皇的宠嬖,值此薛宝钗有孕之际,竟还能留住太上皇的人,不成谓不是元春的造化。
薛宝钗眯了眯眼,“为别人作嫁衣裳”,只怕这句话贾元春还明白得不敷深呢!不然,她如何敢给王夫人支招算计她薛家呢?
一听到太上皇提到薛宝钗,贾元春几近要咬碎了满口的银牙。可老贤人说得这话,偏又是到处为着她着想的,只是字里行间的都带着几分责备。仿佛说的是,如果贾元春早照顾着本身的身子,进宫奉侍这么几年,只怕早能生下皇嗣了,何必拖到现在。
“臣妾给太上皇存候,太上皇万福金安。”
自打宝钗怀了身孕,老贤人对承乾宫的恩宠那是一日大过一日。别说常日里的犒赏跟流水似的淌着,就是老贤人也是不大乐意往别的宫里去,一心一意地只想陪着薛宝钗,每日里别提多严峻薛宝钗肚子里的孩子了。
对此,薛宝钗启唇笑道:“本宫天然要为她讨情,不然,又如何能把宫里的这团火,烧到宫外头去呢。”
太上皇也细细地看了,公然不错。这一只玉镯,这是贾元春封了贤德太妃的那一年,由缅甸进贡,因着玉镯通透清澈,成色极好,当时贾元春又最得他宠嬖,故而是他亲身赏的。因笑道:“难为你还戴着。”
不愧是进宫多年的人,天然晓得太上皇最爱听甚么话。
本来自打宝钗有孕的动静传来,宫中犒赏流水普通,薛阿姨地点的梨香院天然也如同镀了金,荣国府中的下人皆是一双势利眼,眼瞅着太上皇对薛家的宠遇,都各式靠近起薛家来。垂垂地竟把王夫人等人都发展了一射之地去。
在宫里,慎太妃能把持得住太上皇,在宫外,又有忠顺王爷隔三差五地进宫来尽孝。太上皇对这对母子不成谓不宠嬖。即便现在稳坐皇位的是当今,可太上皇却还是给了慎太妃一道圣旨,言明百年以后,准慎太妃入陵陪葬。
“莺儿?”伴跟着一声暖和的轻唤,轻抚着小腹的薛宝钗笑容澹泊地走出了宫殿。一眼看到跪在地上的莺儿和似笑非笑的贾元春时,也不过微微一个走神,便亲亲热热地笑道:“姐姐如何来了,这么热的气候,真难为了姐姐。”说着,又冲跪在地上的莺儿啐道:“笨丫头,还不快起来给姐姐倒杯好茶去,这么木头似的杵在这里。”
又一日太上皇宿在长春宫,待次日贾元春醒来时,早已经不见了太上皇。抱琴闻声帷帐里传来的声响,忙不迭地畴昔奉侍。等一身穿戴划一,贾元春转了转指间的翡翠戒子,望着屋外的景色笑道:“可贵如许的好天儿,可别孤负了,端太妃有孕在身,本宫身为她的姐姐,很该去看看她。”
等这宫外的动静延了一日才传到贾元春的耳中时,已经被太上皇贬为朱紫的贾元春再一次尝到了,甚么叫翻脸无情,甚么叫帝王之心。
只是,一听贾元春这么说,太上皇打量着她芙蓉般美丽的面貌,不免叹道:“恰是了,陈年旧疾也该好生看顾着才好。你进宫这么些年,最是得朕心的人,只可惜身子上未免太掉以轻心了些。说到这个,还该好生地向端妃学学才是。”
王夫人因着这事儿,没少被贾母叫去说话。话里话外的意义,都很不待见薛家。
能和帝王相伴长眠于地下,除了坐在皇后位子上的女人,再难有其他了。
要晓得,这但是天大的恩宠了。
夫人,虽不过四品恭人,可太上皇有言在先。只要娘娘能顺利诞下皇子,这娘娘的母家另有大好的出息呢。”
薛宝钗一边引着贾元春进了承乾宫内,另一边早有莺儿沏好了茶搁在桌上,笑吟吟地站在一边奉侍。贾元春悄悄在内心赞了一声:好个机警的丫头。再看身侧的抱琴,虽忠心不足,何如灵慧聪慧稍欠了些。
眼下瞧着薛宝钗稳稳地坐在和她们平起平坐的位子上,不但有太上皇宠嬖,肚子里还怀着一个龙种。先别说这端太妃肚子里怀的是男是女,单说这“老来得子”四字,已经叫太上皇笑得合不拢嘴了。
薛宝钗这才娓娓道:“原臣妾也是做侄女的,怎好说阿姨的不是。只是,荣府的二太太虽是臣妾的阿姨,可她更是一府掌管家私的,一味的只为私利,竟逼得亲戚家的人怨声载道还口不能说。再有,那府内的主子也很权势呢,上皇是最珍惜老臣子的,只是上皇不免健忘了,这些个老臣子家,现在掌管着家事的,可也已经换了人呢。”
太上皇眼底闪过一道冷傲,恰好就被贾元春给捕获到了。
李公公听了,再没有不晓得的。这端太妃娘娘瞧着和顺浑厚的,闻声太上皇不来也不愤怒,可这一问话便能听出来,端太妃娘娘是变着法儿地表示本身得宠呢,太上皇的行迹再不能不说的。想罢,李公公便躬身回道:“娘娘有所不知,今儿个长春宫的贤德太妃娘娘留了太上皇用膳,太上皇内心欢畅,今儿个便歇在长春宫了。”
等她再往宫里去见元春的时候,只见得元春虽清减了几分,然神采间倒还算恬然。再一细细话分,才晓得本来是因着宝钗的得宠,太上皇本已少今后宫去了。可元春有慎太妃从中帮忙,竟让太上皇接连半个月都宿在了长春宫。
太上皇今儿个是起得早了,还因昨日奉侍得他纵情,百般叮嘱她要好生歇着,不必起来奉侍。她这才起得迟了些,谁猜想获得,太上皇一夙起来,本来是往承乾宫里来的呢!
“莫非爱妃和朕之间另有甚么好相瞒的不成?”太上皇也笑着轻捏了一下薛宝钗丰腴的脸颊,只笑道:“爱妃快快说来,不拘说甚么,朕一概不见怪就是了。”
“但是娘娘本日还为贾太嫔讨情来着,太上皇一定不会看在娘娘的情面儿上放过贾太嫔一马。”
前来宣旨的恰是太上皇跟前的李公公,只见他手里固执一幅黄绢,敏捷地宣读完了各种流水般的犒赏,末端把这甲等大事又是一提,天然得了宝钗厚厚的一只荷包不提。
太上皇对薛宝钗的宠嬖,明显已经抢走了这宁寿宫里太多人的风头。畴前跟从太上皇从潜邸时就一向奉养摆布的老太妃内心膈应得不可,可恰好她们要么不得宠,要么也无子。这一年年地在宫里浪费芳华,再多的仙颜也伴跟着光阴的流逝一去不复返了。
“娘娘,这太上皇来得仓促,去得也仓促,如许好的银耳莲子羹,难为娘娘一大早便备下了。可太上皇竟一口都没能尝获得,白白地华侈了。”莺儿吃罢,擦了擦嘴,才又笑道:“只是太上皇没了口福,反而倒是白便宜了奴婢。”
当今皇上并非慎太妃所出,忠顺王爷固然得宠,但是于国度大事却也没甚么发言权。眼瞧着太上皇对薛宝钗更加的宠嬖,本来对本身职位涓滴未曾担忧的慎太妃也有些不安起来。莫非太上皇打的主张是,身后百年,要把薛宝钗汲引成贵妃的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