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文学网 - 历史军事 - 顺治皇后休夫记 - 73番外宁静致远

73番外宁静致远[第1页/共2页]

宫门开了两人宽的缝,两个三十来岁的嬷嬷站在门内,对着宁妃施礼,嘴里说道:“我家主子请宁妃到后殿说话。”

董鄂妃看她一眼,不置可否。

想着想着,一行人来到承乾宫宫门外。身边小寺人上前拍门,久而未答。小寺人便说:“主子,怕是天花传开,只能进不能出吧?”

对这位堂叔行动,顺治睁只眼闭只眼。吴三桂几个老狐狸正在京师,顺治忙着想个由头留几个藩王京中养老,以便擒贼先擒王。郑亲王年纪大了,不管政事儿了,有那心机跟博果尔折腾,就由他折腾去吧。

因而,各自带着宫里出过天花、牛痘的人,前去承乾宫宫门外。宁妃已经出来一会儿了,恭妃、端妃只得看看,守了一会儿,看宁妃还没出来,叮嘱宁妃身边宫人,有甚么事再去找她们。各自带着人归去。

端妃奇特了,宁妃多年不出宫,本日能有甚么事?

宁妃带着宫人,慢悠悠走着,一起看宫巷内变迁。在延禧宫呆了十几年,不能出门,只能听着外头模糊说:哪个嫔妃得宠,哪个犯了龙威,只闻其名,不见其人。就连寄父多尔衮,刚开端几年,过年过节,还派人来问候一声。这两年,更加来往的少了。不晓得,是大哥忘了,还是已经放弃了。

宫女出去传话,说大阿哥早走了,就瞧见一个背影。董鄂妃听了,寂然点头,摆手叫宫女退下。

皇宗子得了圣旨,到东六宫外磕个头,算是告终与董鄂妃养母子情分。回身披了法衣,到法华寺做了俗家弟子。发誓董鄂妃不死,他就不回宫。

董鄂妃在后殿,躺在床上,听宫人说了,摆手道:“接着守门吧。本宫晓得了。”

端妃便送给她几个韭菜合子。炸的脆生生的,夹着鸡蛋。恭妃尝了感觉好,便隔着墙,问端妃如何做的。本身也想做了尝尝。

小寺人近前几步,隔着门,跟内里呼喊了。没过一会儿,闻声抬门杠、开锁哗啦声。

要说这等事,当年在关外,算不得甚么。何如入关以后,八旗长幼爷们儿也讲究了。前几日襄亲王王妃之父曼殊锡礼,带着儿子、孙子,吵喧华闹,非要为女儿打官司,跟博果尔和离,事情还没处理,又闹出这等丑事。言论风向一下子直冲博果尔。众口一词攻讦他:吃里扒外、红杏出墙、孤负贤妻美妾,勾搭皇妃,还与皇妃私生子嗣。

吓的宫人们一个个缩紧了脖子,眼睁睁看着宁妃大摇大摆进了承乾宫宫门。直到红漆宫门再次紧紧关上,世人这才慌了神。怕宁妃当真出事,筹议一下,派两个小寺人别拜别报信,一个去恭妃那边,一个去端妃那边,请这二位帮着做主。至于天子、皇后那边,一是离的远;二来,世人都感觉,帝后二人,怕是不爱管东六宫这些闲事。

董鄂妃淡笑,咳嗽一声,“吃吧,归正我也没几天好吃了。都给mm,也没甚么。”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紧接着宗室中便有传言,说是董鄂妃当年为了跟钮氏抢儿子,设法害死钮氏,夺了皇宗子扶养。郑亲王忍不住,在宗人府痛骂董鄂妃贱人。后宫当中,对这位昔日以贤惠温婉隽誉压皇后一头的董鄂妃,一个个都避而远之。唯恐哪日被她嘴上笑着,脚底就下了绊子。

过一会儿,博果尔出去,问她如何大阿哥见面不打号召就走了,是不是又惹她活力了。

过了几日,太医说董鄂妃“痘症”能够好了,博果尔便写了折子,叫人给顺治奥妙送畴昔。

自此,宁妃更加虔诚拜佛,一日不敢怠慢。看的多了,不免有感而发,闲暇之余,注有《金刚经满文注》、《地藏菩萨本愿经满文注》等,顺治颁令刊印,借以愚民安邦。乌拉那拉氏以宁妃位薨于延禧宫,长年七十二岁。因其在佛经上成就颇高,以贵妃礼治表。

宁妃顺手捏了几颗葡萄出来,一口一口咽下去笑说:“姐姐,当年钱明月进宫,好多年钱夫人来看她,都说她的生母柳如是好好的。如何您非要令人奉告她,她入宫之日,就是她生母他杀之时?姐姐啊姐姐,她没甚么亲人,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您这么说,不是关键了她,让她了无生趣吗?”

宁妃点头笑了,留宫人们在外候着,抬步就要入内。宫女们还要拦着,说承乾宫正闹天花呢。主子还是保重些好。

当然,那是后话,临时不提。

宁妃放动手中苹果核,拍鼓掌,摘了帕子擦洁净,笑答:“那倒不是。我宫里多年不见个新奇生果,刚好本日在姐姐这儿见了,不免眼馋了些。姐姐一贯贤惠风雅,不会怪我吧?”

端妃站在墙下,刚说了韭菜鸡蛋,就听宫人来报,说宁妃宫里来人。

作者有话要说:之前提过,宁妃是多尔衮他亲娘家亲戚,也不晓得隔了几辈的。模样长的好啊,性子那叫直啊,活脱脱一个乾隆继后哇

恭妃那边也有人来求。二人无法,只得各自回屋,问明环境。得知宁妃去了承乾宫,都吓了一跳。二人隔着宫墙筹议一下,感觉这个时候还是露面的好。恭妃、端妃暮年都得过牛痘,天花实在不怕。闭门不出,也不过是因为博果尔在东六宫住着,为了避嫌罢了。

宫人退下,董鄂妃看着宁妃,大风雅方坐在桌前,自顾自拿着苹果,一口一口斯斯文文吃着,顿一顿,问道:“那拉mm找我,本来是为吃生果来了。”

举香拜了拜,插在花盆里,看着香燃尽了,这才回屋。对着钱明月牌位念一卷《金刚经》,冷静祷告:“我虽偶然杀你,你毕竟因我而死。现在我为你报仇了。你也该投胎去了吧。这个四方院子,呆了多少年,还没呆够吗?”

宁妃不睬她,兀自说下去,“是啊,也不晓得谁老跟我说,明月深得天子爱好。呵呵,我真是傻,明显出身比你崇高,恰好上赶着给你当枪使。钱明月得宠与否,跟我有甚么干系。她若得宠最好,生下儿子,我弄死了她,现在,我膝下――不也跟姐姐一样,有个皇子养老呐?姐姐啊姐姐,你好毒的心肠。都说皇后专宠善妒,依我看,我们倒是甘愿摊上个专宠的皇后,也不肯碰上您这位人面兽心的皇贵妃。”说着说着,噗嗤笑了,“幸亏皇上没看上你。如果看上你了,我们这些人,可不是动辄得咎?呵呵,呵呵哈哈。现在想想,我们运气可真是好呐!”

看着二人走了,承乾宫宫门内,一帮人松了口气。宁妃一人来了不怕,如果三位妃子一起出去,本身主子,怕是抵挡不住呢。

宁妃噗嗤笑了,“本宫三岁时,就得过天花了。怕这做甚么。不过你们倒是提示了我。一炷香以内,我若不出来。就到外头报:我死在承乾宫里了。”

因东六宫传出天花,博果尔送来的折子,底子就未曾呈到顺治面前。而是由几位得过天花的大臣看了,拟出粗心,奉告顺治。由此,博果尔送来的密折,不成制止地被世人围观。

几位大臣一看,一个个大吃一惊。踟躇一阵,硬着头皮禀明顺治。顺治心中早知二人私交,却不想博果尔竟然这般厚脸皮。少不得大发雷霆。事到现在,懒得替他二人粉饰,直接交由宗人府、礼部、刑部三方会审。干脆大师一起丢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