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 升龙[第2页/共2页]
特别是安南的军队实在跟之前明军有些近似,多数平时是农夫,战时征召起来,只是农兵罢了。
围城两个多月,四方兵将都赶来救济,可一支又一支的被伏击击败,终究再无救兵了。
倪元路是浙江绍兴人,和御史大夫刘宗周是同亲。明天宫里天子免倪元路职,但给了他一份面子,让他上折辞职,然后天子批复,算是提早病退。离职回籍以后,爵位稳定,衔加一级为少保,别的还享用半俸的退休报酬。
在度过了雨季以后,进入十月凉季以来,傅山便开端构造反攻。
不过安南蛮子们向来固执狠辣,又是个好战之国。是以朝廷虽派了雄师,却也没筹算一朝灭亡安南。而是提了了要慢慢推动,步步蚕食打算。先占据本地港口,再把本地据点成线,完整的掌控本地地区,再把狭长的安南切成几大段,让他们相互不能相顾。
“现在满朝高低都重商言利,虽不到笑贫不笑娼的境地,但确切是大家忙着赢利。我倒是不缺钱,家里有田有地,可安享暮年。只是趁着年青,想下海去看看,陛下不常说,没调查就没发言权嘛。”
这个封赏令前来送行的官员们都有些大为惊奇,原觉得倪元路此次完整的获咎了天子,才被赶出京,没想到,先是一道旨意提了他一级衔为少保,赏了一万银元。这隔天又来一道旨,又加封他一级爵,从伯爵升为县侯。
围城打援是天子的指导战术,与傅山的设法不谋而合。对于大汉来讲,要攻占安南不难,毕竟朝廷高了水陆二三十万人马呢,还从没有哪个仇敌被大汉如此正视过。
风雪里的京师,正开端为此次天下官员大考繁忙筹办的时候,帝国南疆的中南半岛,却已经又颠末端冗长的暑季和雨季,重又进入了一年中最温馨的凉季。
全部安南本地海岸地区,都由第六舰队以及女真军团、朝鲜军团、日本军团、外籍军团节制。
傅山望着沙盘,一旁的一面木板上,详细的记录着入安南以后产生的一场场战役,以及两边的详细战损数字。
现在升龙城里就有五万,也就是说在升龙城外的统统郑军加起来不到两万。
黄道周这位同门师兄弟也感慨唏嘘不已,“你偶然就喜好犯抽,此次你若不是把事情弄的这么尴尬,陛下也不会让你回籍。”
参议院一号大厅里,表决成果毫不令人不测,一百零二张投票,此中投同意票的达到了九十七张,五张弃权,没有一张反对票。官吏考核法案正式通过,成为正式法案。接着内阁也开端全面开端官吏大考,天下统统的文职官吏,此次都要插手考核,并以考核成绩决定可否留任,测验还没开端,天子已经给吏部下了一个唆使,此次考核,要淘汰掉现有文职官吏的百分之二十,各级职位按比率略有调剂,但总淘汰率不得低于百分之二十。
传闻倪元路竟然成心下海经商,刘宗周等都不由大为惊奇。
倪元路辞职以后,参议那三十多个投反对票的并没有遭到甚么影响,天子底子没有找他们费事。随后,内阁再次向参议提交了官吏考核法案,此次的法案已经做过了一些增删点窜,也提早与参院的人做了相同协商,在正式提交法案之前,实在参议这边已经根基附和了。
“想去安南看看,那边沃野千时,一年能够三熟,比之江浙还更加是渔米之乡。或者买点地建个莳植园开个小加工坊,或者去那边开个矿之类的,总之,归正今后有的是时候。”
一队马队赶到,倒是侍卫亲军。
固然他走的匆促,但京中官员们还是都晓得了动静,更都赶来相送。倪元路也是当年东林党的元老,天启进士、庶吉人,还与现朝中大臣黄道周同是名臣袁可立的弟子。崇祯朝时任过户、礼部尚书,入本朝,又任过左都御史、参议大夫,朝平分缘很好。
御史大夫刘宗周也过来相送。
这六万人马可没有朝廷供应粮饷,端赖以战养战,雨季休整了这么久,这些倭人早就按捺不住了。现在升龙城已经成了一座孤城,他们天然想要第一个攻进城去,大赚一笔。
先是横山以南的广南阮氏,固然阮氏一向与郑氏对抗,但起码还是后黎朝名下臣子,如果阮氏不灭,不说与郑氏结合,起码能给郑氏分担一部分压力。但阮氏半年前就被灭了,全部横山以南地区都被大汉占据,这让郑氏压力更大。
傅山也没有急着打击,围住升龙城后,只围不打,反而集结了几镇佣兵,开端让他们在升龙四周核心扫荡,然后围城打援,勾引阮氏兵马来解升龙之围。
十万人戍守的升龙城,需求多少人打击?
这个时候天子给倪元路又加少保又晋县侯,不免让人有些晕头转向,但起码倪元路就算回籍了,也还是得天子看重的,要不然加衔晋爵不算,还给了两万块银元呢。
两人都是浙江人,还都是绍兴一个府的,虽不是一县,但也相距不远了。前朝之时,又都是东林一党,共斗阉党奸臣,乃至还一起对抗过权臣刘钧。新朝初立时,刘宗周已经在乡守孝,当时倪元路在朝,终究还是尽忠新朝。现在刘宗周回朝,出任御史大夫,而参议大夫倪元路却反而要回籍了。
全部安南不过几百万人丁罢了,以往穷兵黩武,阮氏也不过五六万人马,郑氏不过十来万人马,莫氏和武氏能凑个五万人都算不不起。全加起来,全部安南的兵力也就二十万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