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文学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风景旧曾谙 - 第廿二回下

第廿二回下[第2页/共3页]

钱姨娘听了就笑起来,道:“这指定就是我那哥哥才气说出口的。随时叫带个话,就太太也不能够呢。且我一个姨娘,又有甚么大不了难堪的事情要劳动家里人?只要老爷安好,我也就甚么都好了。再不要像这一次如许,我又不聪明,又不能主事,临到稍大一点的阵仗,不说给老爷分忧,甚么一点点大的事情本身就先乱了,最后还要叫老爷操心,让表少爷来帮着摒挡。不过现在也好了。我们大女人也家来了,内宅里也就有主心骨了,接过这一摊子,也总算是名正言顺了。”

王嬷嬷看她面善,一时却想不起来。那丫环倒聪明,察言观色,猜到现在心机,道:“姨娘年前才给改了名叫‘青菊’,王奶奶尽管叫我奶名‘阿秋’就是。”

钱姨娘啐道:“就你多话。哪个眼睛瞥见我就睡迷了?我原在想事情,被你一嚷,倒忘了。”

钱姨娘听了,也从速收了笑容,看那承担里的东西。倒是她老母、妹子、侄女做的春秋衣服各一套,绣鞋两双,手帕六块,荷包六个,五色络子十二根,黑线缠金银丝络子十二根;又有她父兄给的嵌宝錾银妆镜一个、银梳一把、镶珍珠镯子四对、珍珠簪子两根;最后是一个大的大红压金线米粒珠葫芦荷包,里头装“梅兰竹菊”、“暗八仙”、“十二生肖”的各色精美锞子,有金的、也有银的,每个都在八分摆布,总有二三十个。钱姨娘看着就落下泪来,道:“家里竟还如许念着我,我就是当即死在这里也不枉了。”

王嬷嬷忙道:“姨娘恋慕别的也还罢了。姨娘家莫非不是娘老子俱全,兄弟得力的?这一次让捎了多少东西来,姨娘还不快看一看?”

王嬷嬷道:“姨娘家里也都这么说。虽不得日日见面,两地交换也多。且一家都是老仆,在那边府里是有面子的。现在姨娘又好,本身差事上头也用心,家里日子再没甚么话说,倒比那别的人家更过得去。”

王嬷嬷笑道:“本来是你这小丫头。还记得当年在厨房门根底下磨蹭要糖吃,不给就哭到满脸眼泪鼻涕。想不到本日已经出落得这般出挑,再这身打扮,我竟都不敢认了。”跟着到钱姨娘住的东屋内,就见钱姨娘坐在窗底下一张紫春藤榻上做针线,闻声脚步,就撇在一边,站起来向王嬷嬷笑,嘴里说:“王姐姐来了,快请坐。”瞥见王嬷嬷身后抱东西的小丫头,脸上笑得一发深了,只道:“来便来了,怎还带这些?但是跟我见外。快收归去。”

王嬷嬷先行一个礼,这才笑道:“姨娘且别忙着往外推,总得让人把东西来源儿都禀告了才好。须晓得这里头有好几小我的情意,我今儿趁便,才被委了做这个传送递手的呢。”说着就让跟的丫头在案桌上翻开了承担。

王嬷嬷听了大吃一惊,忙问:“姨娘这是如何话说的?女人现在还小呢,那里就摒挡得来这个。且姨娘如何就不名正言顺了?姨娘也为林家生养过后代,恰是有过功的人。又是一向跟在先头太太身边,当年太太管家主事倚仗的都是谁,家里哪个没有眼睛,连这个都看不到的?”

王嬷嬷就告别,带了两个小丫头出去。路上又往陈姨娘住的西厢转一转,恰陈姨娘不在屋里,就只先放下了给她的一分子礼,这才放心归去不提。

话说,没有出阁的年青女人学习管家理事,仿佛已经成为眼下这一类“宅斗宫斗”文的需求环节。眉毛这边也不能免俗,相干内容当然是要提上一提的。

王嬷嬷听了,这才暴露笑容来,说道:“有嫂子这句话,我也放心了。”又靠近了小声问:“听到多少次章家表少爷,莫非老爷真让表少爷来帮手摒挡内宅的事情?但是有甚么?”

王嬷嬷道:“周姨娘每日除念佛礼佛,就是到花房伺弄些花草,再就是兼带做些老太太房里的针线,倒也安适轻健。”

这边青菊清算了茶水吃食,过来见钱姨娘只在榻上歪着,便说:“姨娘若累,不如端庄床上歇去。这么歪着多不爽。不谨慎一时睡迷了,前面又该喊脖颈痛。”

伍垣家的细心看了她一回,就笑道:“有甚么,现在谁又能说。我只看这位表少爷是顶好的。又是先老太太的娘家侄孙,就这个,就比旁人更靠近。你也别焦急,他现在在我们家,为了老爷,女人少不得也要向他谢礼。你趁便到他跟前多走两趟,也就晓得是个如何的后生了。”一时想到某事,扬声叫一个小丫头过来,叮咛说:“你去门上问一问,现在表少爷家来没?若没有,就探听个时候。明天厨房新做了两样粥菜,是关先生拟了给家里几处主子养身的。我记取表少爷那样须得趁热吃,你问了时候,去奉告厨房王书家的一声,莫迟误了。”

王嬷嬷听她叮咛得细心,在旁就笑了。伍垣家的也笑,说:“现在妈妈年事渐上去,有些事情怕不留意漏忘了,就叫我多留意,哪怕多说一句,也不能误了主子的事。”又说:“传闻章家侄少爷是给他舅家表哥请去了。那位洪大爷家里是做药材买卖的,此次也亏他帮着弄了很多要紧的药材来。本家的洪家也是扬州空中上的望族,他家好几位老爷跟我们老爷都是有来往交好的。前次洪大爷来,看着面团团的和蔼又慈悲,脱手也风雅。只是昨个儿忙忙地来请侄少爷,倒不晓得是甚么事,又但愿别是甚么费事的事才好。”

却说这边王嬷嬷出了荼英院,回到家跟她表嫂伍垣家的商讨报答贾家从人的事情。上来先看过一回菜色,按着口味添减几样;再定了名单席次,然后才是酒菜的时候――幸亏现在林家的两位仆人一个尚在养病,一个幼年体弱,早晨都歇得早;关梦柯跟章回又都是作息有定命,鲜少随便使唤人的,故此家里职司倒也轻易分拨,有头脸的表里管事都安排得过来。至于要请的贾家那头,只因贾琏可贵出京安闲,除了紧跟着的兴儿一个,不准人围着盯着,底下的也乐得安逸。因而就商定了后日早晨摆酒,这边由伍垣家的请本身婆婆伍嬷嬷去跟上头透个气,那边就是王嬷嬷到松风苑里下个帖。全都忙完,伍垣家的才笑道:“可算是这一段忙完,也有服从儿。老妹子今儿可累着了?先头是从荼英院下来吧?”

王嬷嬷道:“恰是呢。”就把与钱姨娘的一番话奉告她。伍垣家的听到说叫林黛玉接办管家的主张,脸上就嘲笑起来:“这是那里来的昏话?太太在时,她不过在一边端茶倒水;太太去后,她一味病病歪歪,凡事不管――在这府里十来年,她做过哪一天内院的主儿了?也幸亏有脸皮说,不怕连舌头根子都烂了去。且她是眼瞎了,还是那里碰了头,明天一家子从管事到下人,一个不落地都到桐花院施礼,全当是没有过的么?女人是甚么人,家里服侍的又是甚么人?一个个都是老太太、太太手把手调|教、带领出来的,该守的端方,谁敢错了一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