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回上[第2页/共2页]
王氏本来还用心板着脸,见洪氏两句话一说,脸上也跟着换了一副不幸描述,顿时掌不住地大笑起来,一把攥了洪氏的手拉她进到雨棚底下,一边笑道:“我把你个嘴上抹油、迟早下拔舌头天国的——还不快给我出去!等着真罚你呢?都四五十岁、做祖母辈的人了,竟然还肯弄出这副形状,也不怕中间孩子家看了笑话。”又看林黛玉,笑道:“这是林叔叔家的侄女儿吧?你做婶婶的也不带领着相见,尽管跟我闹,但是甚么事理?”
洪氏笑道:“你别尽管说你家的,我家阿谁,平时不也是斯斯文文,连个大声都没有的?就跟他兄弟两个凑到一起最热烈最亲。”
且说林黛玉自那日跟从章望一家三口由扬州往南京去。一行人座船从扬子江入秦淮河,才过清冷门,俄然大雨从天而降。所幸已是在内城水道,所乘船体又大,洪氏等坐在舱中,倒也不觉多少风波颠簸。持续循运渎穿城,缓行了有小半日,便至清屏桥,船埠上就要弃舟登岸。不料一时雨下得更紧了,且黑沉沉云层中闷雷滚滚,持续不竭。洪氏见黛玉脸上微有怯意,忙搂了她在怀里,一边替她掩住耳朵,一边笑道:“我的儿,南边夏天就是雨水多,又是忽闪又是打雷,实在多数不过空热烈。你听这雷闷闷的,就晓得它在天上极远,再无可骇的。”一头又打发丫环往前头舱里,跟章望并章回说:“雨下得这般大,路上还如何走呢?归正也到了地段,就靠着船埠在船上避一避,等雨愣住了,再往大姑太太家去也使得。”
但是这传话的丫环去了好一会子,竟还不见来。这边洪氏正迷惑,就听章回的声音在舱门上响起,说中正街尚书府早已打发了人在船埠上相候,又道:“另有大伯母也到了,亲身带了人来接。”洪氏闻言,顿时唬了一跳,赶快号召黛玉起家,一边一迭声叫丫环们来,叮咛服侍下船登岸。这厢黛玉听闻章回说“大伯母”,就晓得来的人乃是黄幸之妻、忠献伯府出身的王氏王夫人,内心也吓了一跳,实在想不到竟劳动她亲身前来,且还冒着大雨——而止此一件,便可知章、黄两家亲厚——这边心下暗忖,手上却自理妆正衣,又与洪氏检看钗环,不使疏漏。
王氏笑道:“好啦!你少来充这乖顺不幸相儿,我才不奇怪看呢。只是一会儿到了家,你可给我把模样都打扮好了——老太太晓得你们来,明天就叮咛明天家里女人和小爷们都停息一天的学,连同家里几位妯娌妹子侄媳妇儿,从早上就一齐聚到前后正堂内里,等着见亲戚呢。那但是我们黄家的心肝儿肉,一个个都娇生惯养,没经历一点点风雨的,连我平常都不敢在他们面前显出一点点不入调的败落户样儿呢!”
王氏这边说,黛玉早行下礼去,口中称“大伯母”。喜得王氏忙撇了洪氏,双手搀住黛玉不令矮身,尽管说:“自家亲戚,多甚的礼!且这雨天潮地的,细心脏了鞋子衣服!快起来!跟我坐车上去,放心说话。”就挽住黛玉,回身向雨棚前面华盖雕漆朱轮乌木大车,一面又叫洪氏:“立在那边转甚么想头呢?还是要等我也分一只手搀你?别做梦了——现在侄女儿到了,再轮不到你卖小。快把你那一本端庄的长辈架子端方了,乖乖跟上来!”
没入调:也有“不入调”的说法。不端方、言行不守礼节通例的意义。评价别人的时候如果用上这个词,普通都是比较严峻的,指责意味非常浓。当然,用来讲本身就没啥大干系了。
如此说谈笑笑,也不觉雨天车慢行缓。待到了中正街尚书府,车驾从正门入,轿厅配房内稍换过衣裳,又换小车——车止略小一号,车内三人仍旧并肩坐,并不觉着拥堵——过一垂花门,众婆子媳妇服侍下车,头顶大将雨棚伞盖等严周到密掩蔽了,这才簇拥三人进到前面正房大院前。这边早有很多丫环从游廊上飞奔过来,摆布前后护持着,一齐往屋里去。
洪氏大笑道:“听听,忠献伯府的蜜斯都自称是‘败落户儿’,这另有没有天理了?‘水龙王’面前几时就来个‘海龙王’?我可没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