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感冒(流行性感冒)[第1页/共2页]
【服从】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成分】板蓝根、大青叶、蒲公英各30克。
【成分】薄荷、荆芥各15克,防风12克,麻黄、生姜各10克。
疗方1
【成分】紫苏15克,麻黄、生姜各9克,桂枝6克,甘草3克。
【用法】上药水煎2次,取异化药汁擦浴满身。每日1剂,每日2次,每次10~20分钟,3日为1个疗程或病愈停用。
【服从】辛凉解表、疏风清热。
【服从】解表清热,清暑化湿。
【服从】理气散寒。
疗方2
【成分】蒲公英100克,生姜50克。
【用法】上药水煎2次,取汁3000毫升,沐浴满身。每日1剂,每日2次,每次10~20分钟,病愈即止。
疗方12
【主治】感冒、风寒感冒,男女老幼皆宜。
【成分】紫苏叶、陈艾叶、葱白各60克。
【主治】合用于流感。
【用法】上药同捣烂,加水煎后取药液半盆,插手白酒少量。待药温适合时避风沐浴周身,特别要多洗胸腹部,每次5~10分钟。洗后将水擦于,顿时盖被安卧,以出微汗便可。每日洗1次。
(三)足部药浴疗法
【主治】用于流感头身疼痛。
【主治】合用于风寒感冒。
【服从】发汗解表。
感冒俗称感冒,是一年四时都可产生的由感受风邪而引发以头痛、鼻塞、流涕、喷嚏、咳嗽、恶寒、发热及满身酸楚不适为常见症状的外感疾病,尤以冬、春两季气候骤变时为多。在分歧季候,风常常随时气而侵入,如夏季多为风寒,春季多为风热,夏季多暑湿,春季多兼燥气,梅雨季候多挟湿邪。按照病情的分歧,轻者称为“感冒”,重者称为“时行感冒”。为多种病毒或细菌传染而引发的上呼吸道炎症,可分为浅显感冒、风行性感冒、胃肠型感冒三种。
【主治】风行性感冒。常见症状有: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肢节酸痛,鼻塞流清涕,咳嗽痰白,口不渴,舌苔薄白等。
【用法】将蒲公英择净,生姜切细,同放药锅中,加净水适当,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候温浴足。每日1剂,每日2~3次,每次10~30分钟,持续2~3天。
流感常俄然病发,呈现头痛、发热,体温可高达39℃以上,头痛狠恶,两眼胀痛,结膜充血,鼻塞流涕,咽喉干痛,满身酸痛,颠末3~5天后,体温很快降落而规复普通,若体温持续不降,则有并发脑炎的能够,也有的患者表示不典范,症状很轻微,乃至不被发明,但白叟及儿童症状比较较着,病情较重。
【服从】清热解毒,宣肺利咽。
【服从】发汗解表、辛温散寒。
【主治】合用于风热感冒,症见发热重,怕冷轻,汗少,咽痛或红肿,口干,咳嗽吐黄痰等。
【用法】将陈皮洗净,切丝;葱白洗净,切碎,放入锅中,加净水适当,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倒入浴盆中,趁热先熏双足,待温度适合时足浴。每日1剂,每日2次,每次15~30分钟,持续3~5天。
疗方6
【用法】将上药择净,同放药锅中,加净水适当,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候温浴足。每日1剂,每日2~3次,每次10~30分钟,持续2~3天。
【用法】将以上三种药加净水1500毫升,水开后持续煎煮5分钟,连渣倒入脚盆中,盆中放一小木凳,患者脱去鞋袜,将双足放在木凳上,并用大毛巾将膝部以下及脚盆围覆熏之。待周身微汗时,当即擦干双足,制止受风。每日1剂,熏洗1~2次,本方疗效明显。
【主治】合用于流感。
【成分】鲜生姜100克。
【主治】风寒感冒引发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症。
【服从】疏风散寒,解毒止痛
【用法】将上药放入锅中,加净水适当,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候温足浴。每日1剂,每日2~3次,每次15~20分钟,持续2~3天。
疗方10
【主治】合用于风寒感冒。
【成分】羌活、独活、白芷、川芎、麻黄各30克。
【服从】疏风散寒、止痛,辛温解表、通络。
【用法】将上药择净,同放药锅中,加净水适当,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候温浴足。每日1剂,每日2~3次,每次10~30分钟,持续2~3天。
【服从】清暑化湿解表。
疗方1
【主治】合用于风寒感冒,症见怕冷重,发热轻,鼻塞流涕,头痛无汗,满身酸痛等。
【主治】风热型或时行感冒,常见的症状为发热重、恶寒轻、鼻塞、流黄浊涕者;或俄然恶寒甚则寒噤、高热、周身酸痛、满身症状较着。
【用法】将上药放入药锅中,加净水适当,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候温浴足。每日1剂,每日2~3次,每次10~30分钟,持续2~3天。
(一)满身药浴疗法
疗方2
疗方4
【成分】浮萍、鲜生姜、葱白各15~30克,白酒少量。
【成分】香薷、苏叶、厚朴、藿香各12克,羌活、淡豆鼓各10克。
【提示】利用该方洗头面后,忌感受风寒。
【主治】合用于流感。
【成分】金银花、连翘各50克,桔梗、薄荷各30克,淡豆豉、大力子(牛蒡子,下同)各20克,甘草10克。
疗方8
疗方3
疗方7
疗方11
【服从】发汗解表。
【服从】辛温发汗。
【成分】贯众叶100克,荆芥、紫苏叶、防风各30克,薄荷20克。
中医以为:当人体颓废过分,或体虚抗病才气减弱,加上气候急剧窜改时,人体卫外服从、心机服从不能适应,因而病邪由外相、口鼻而入,引发一系列肺经症状。因为外邪有偏寒及偏热之分,因别的感风寒而至感冒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楚,鼻塞重,流清涕,喉痒,咳痰稀白,口不渴,苔薄白而润,脉浮紧或浮;外感风热而至感冒则见:身热重,微恶风,汗出不畅,头胀痛,咳痰黄稠,咽干痛,鼻塞流黄涕,口渴欲饮,咽喉红肿,苔薄微黄,舌边尖红,脉浮数。邪犯胃肠可伴随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用法】生姜切片,放入锅中,加净水适当,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候温足浴。每日1剂,每日2~3次,每次15~20分钟,持续2~3天。
【服从】辛温解表。
【服从】清热解毒,宣肺利咽。
【服从】清热解毒,宣肺散寒。
流感和浅显感冒有些人常别离不清,应予重视,浅显感冒起病较缓,发热不超越39℃,上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咽痒、胸闷等较较着,而满身中毒症状,如头痛、满身酸痛、畏寒、发热等较轻,且传播也慢,而流感则起病急,体温常超越39℃,满身中毒症状较重,而上呼吸道症状较轻,感染快,常常会在短期间内使很多人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