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文学网 - 都市娱乐 - 常见病症家庭药浴疗法 - 十八、直肠脱垂

十八、直肠脱垂[第1页/共2页]

3期:不但在排便时直肠脱出,并且在咳嗽、喷嚏、排气,行走或久站、久坐时直肠都脱出肛门外,没法自行还纳,脱垂长度在6厘米以上。

【用法】将上药放入药锅中,加净水适当,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温时坐浴,同时足浴。每日2次,每次20分钟,持续2周。

疗方1

【成分】芒硝30克,五倍子20克,秦芜、蛇床子各15克,槐花、马齿苋、荆芥各12克,川椒6克。

疗方2

【用法】将上药放入药锅中,加净水适当,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温时坐浴,同时足浴。每日2次,每次20分钟,持续2周。

疗方5

【服从】收敛固脱。

【主治】直肠脱垂。

疗方8

【成分】马齿苋30克,明矾、大黄各20克,五倍子15克。

【服从】祛风除湿、消肿止痒。

【服从】清热解毒,收涩固脱。

【用法】将上药(冰片除外)加水适当煎沸,倒入盆中,再放入冰片充分搅拌均匀,趁热先熏肛门及四周,应持续30分钟以上,如药液冷却,则需加温后再熏,然后再将患部浸入药液中坐浴30分钟,每日可沐浴2次。每剂药可洗2~3日,2剂为1疗程。

【主治】合用于脱肛及内痔脱垂、嵌顿等。

【用法】将前二味药捣碎,加净水适当,浸泡半晌后,文火水煎,共煎三沸后,将药液置浴盆中,插手朴硝溶化,候温停止阴部坐浴,同时足浴。每日1剂,每日1~2次,持续3~5天。

【成分】白芷、川椒各12克,五倍子、槐花各30克,马齿苋60克,木瓜18克,生白矾9克,甘草10克。

【主治】直肠脱垂。

【用法】将上药放入药锅中,加净水适当,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温时坐浴,同时足浴。每日1剂,每日2~3次,每次10~30分钟,持续3~5天。

【主治】直肠脱垂。

疗方7

【服从】补肾益气,收敛固脱。

疗方4

【提示】应重视肛门洁净卫生,制止便秘。

疗方6

【成分】黄芪、白术、地榆各20克,党参15克,升麻、枳壳、五倍子、白矾、木贼、牡蛎、乌梅各10克。

【主治】合用于肛瘘、肛周湿疹、肛裂等肛门疾病引发的肿痛、瘙痒等症。

【主治】直肠脱垂。

疗方3

本病属中医“脱肛”范围,《诸病源候论》云:“脱肛者,肛门脱出也,多因久痢后大肠虚冷所为,肛门为大肠之候,大肠虚而伤于寒痢,其气下冲,则为肛门脱出。”升阳益气为第一**。药浴疗法有较好的帮助医治之效,可选用之。

疗方3

【服从】收敛除湿,清热解毒。

【成分】五倍子、龙骨、枯矾各30克,石榴皮、莲房、赤石脂、槐角各20克。

【主治】合用于脱肛及内痔脱垂、嵌顿等。

【服从】收敛除湿。

【成分】鱼腥草60克,野菊花根50克,赤石脂、伏龙肝各40克。

【服从】除湿消肿。

【主治】合用于肛门四周浅部及深部脓肿,症见部分红肿,疼痛,肛门坠胀,肛门内灼痛,活动后减轻等。

【服从】祛湿解毒、疗痔除瘘。

【服从】消肿止痛,无益于脱出物还纳。

疗方2

坐浴、足部药浴疗法

【用法】将上药放入药锅中,加净水适当,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温时坐浴,同时足浴。每日1剂,每日1~2次,每次10~30分钟,持续7~10天。

【成分】芙蓉叶、大黄、黄芩、黄柏、泽兰叶各40克,黄连30克,冰片15克。

十9、肛管直肠瘘

【用法】将上药加水3000毫升,煎取2000毫升药液,插手芒硝拌匀,待温度适合坐浴。每日3次,每剂可利用2日。

【用法】上药放入药锅中,加水2500~3000毫升,浸泡5~10分钟,再煎沸30分钟后放入浴盆中,先熏后坐浴,同时足浴。每日1剂,每日2次,早、晚各1次,每次10~30分钟,持续3~5天。

【用法】将上药装纱布包,放入药锅中,插手净水适当,浸泡5~10分钟,再煎沸5分钟后置浴盆内,放入芒硝,先熏后坐浴,同时足浴。每日1剂,每日2~3次,每次15~30分钟,持续3~5天。

【主治】直肠脱垂。

【主治】直肠脱垂。

【用法】将上药放入药锅中,加净水适当,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温时坐浴,同时足浴。每日1剂,每日2~3次,每次10~30分钟,持续3~5天。

1期:排便或增加腹压时,直肠黏膜脱出肛门外,便后能自行还纳,脱垂长度普通不超越2厘米。

【用法】将上药加水适当,煎制成溶液,坐浴。每日1剂,每晚1次,每次坐浴15分钟。

疗方1

【成分】苦参60克,石榴皮50克,五倍子40克,菖蒲、明矾各20克。

坐浴疗法

【服从】补中益气,收敛固脱。

【提示】沐浴后,应将部分擦干,并共同外敷金黄膏等医治。

肛管直肠痿(简称肛瘘),是肛门直肠四周痈疽的后遗症,因为肛管或直肠与肛门外皮肤相通而构成的非常管道。表示为部分流脓、疼痛、瘙痒等。可分为纯真性肛瘘、庞大性肛瘘、低位肛瘘和高位肛瘘。中医学以为本病多由余毒未尽、蕴结不散、血行不畅、湿热下注而成。

【用法】将上药加水2500~3000毫升,煎沸30分钟后,先熏后坐浴,而后再加温水适当停止足浴。每日1剂,每日2次,早、晚各1次,持续1~2周。

【成分】黄芪、白术、地榆各20克,党参15克,升麻、枳壳、五倍子、白矾、木贼、牡蛎、乌梅各10克。

【成分】补固脂100克,乌梅30克,五倍子20克。

【主治】肛管直肠痿。

疗方9

2期:排便时直肠耐久几次脱出,使直肠黏膜充血、水肿、溃疡、腐败,因此常有带血及黏液的分泌物流出肛门。此期直肠全层脱垂,需用手方可还纳,脱垂长度在4厘米摆布。

【主治】合用于脱肛及肛周湿疹。

【成分】芒硝(后下)30克,瓦松、马齿苋、甘草各15克,川文蛤、苍术、川椒、防风、葱白、枳壳、侧柏叶各9克。

直肠脱垂是一种启事不明的肛肠疾病,病程停顿迟缓,常达数年,临床以排便用力时直肠脱出肛门外为首要表示,有些人尚伴随黏液血便、便秘和肛门部位坠胀等症状。直肠黏膜脱垂常发于6个月至2岁的婴儿,直肠全层脱垂则好发于40~70岁的成年人。普通来讲,直肠黏膜脱垂得不到有效的、及时的医治,可慢慢生长为完整性直肠全层脱垂。按照其脱垂程度,临床普通分为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