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零章 赈灾第二步之义利之辩[第2页/共2页]
眼看船队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赵鼎、张浚、李光三人相互对视了一眼,就筹算上奏参劾秦天德并吞户部官银一事,哪晓得被翰林学士院斜插了一杠子。
看着百官眼中明灭着的那种叫做蠢蠢欲动的光芒,秦天德转头看了眼高高在上的赵眘,觉赵眘的眼中一样闪动着那种光芒,轻声一笑,说道:“太祖之言,本国师自当不敢违背。不过本国师乃是绍兴十一年太上皇钦点状元,现在官家幼年,摄政辅国,有何不成!
该如何保下王君晓呢?这个题目在赵鼎三人脑中不断的回旋。
“李大人,本国师就代表官家将朝廷船队交由你户部掌管,如果在你手中还是没法红利,那就别怪本国师到时候不客气了!”
赵鼎张浚李光三人再次对视一眼,齐齐点头。王君晓前面说的能够站住脚根,但指着秦天德能够谋朝篡位这一点,即使三人想要对于秦天德,也不以为秦天德会如此。
尔等以为本国师厚利,浑身铜臭,说的没错,本国师眼中就只要银子!
王君晓,你可知罪!”
你们现在一个个高坐庙堂之上,可知官方痛苦?我大宋官员俸禄之高,文官烦复之重,历代少有,尔等可知,现在灾情严峻,尔等一年的俸禄,足以停歇这场灾情!
王君晓本日恐怕凶多吉少啊!
启事很简朴,秦天德底子没有在朝中广收翅膀,也没有介入兵权,包含临安城内独一的驻军——三衙,三个副都批示使都没有秦天德的亲信!
嘶,这读书人耍起地痞来,倒真是短长。
杜大人刚才说的好,贤人有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太祖天子当年恰是因为看到我等读书人君子重义,是以才有比肩贤人之语,愿与士大夫共天下。
前不久翰林学士宋文连被秦天德逼迫奏乞骸骨,去官返乡,使得翰林学士院一众官员对秦天德恨之入骨。
“王大人?”秦天德的目光落在了王君晓身上。
厚利?重义?我呸!